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影赏析#【 浅析《饮食男女》开头的精彩剪辑 】

(2012-08-13 16:54:40)

 

    《饮食男女》作为"家庭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在表现中国家庭伦理、东西方文冲突、新旧观念冲突的一系列影片中最为深刻同时又最具深情的一部。

       本片除了在编剧上功力十足外,李安也亲自剪辑,从而在节奏上也体现出导演自己的十足把握。
       周传基老师曾经说过,《饮食男女》的前五分钟的剪辑非常精彩,在华人中可以说还很难超越的。下面我就来浅析一下《饮食男女》前五分钟剪辑。

         http://s15/middle/a46bb366xc721c155337e&690浅析《饮食男女》开头的精彩剪辑 】" TITLE="#电影赏析#【 浅析《饮食男女》开头的精彩剪辑 】" />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一个远景俯拍一个十字路口忙碌时的景象,声音喧闹,紧接着第二个镜头是一所老宅子的的远景俯拍,声音安静。从喧闹到宁静的两个镜头之间的剪辑发成的冲突,形成强烈的对比同时介绍出故事发生的大背景是在一个喧闹城市中一个传统的老宅中。从主题上就迎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冲突。

 

http://s10/middle/a46bb366xc721c3caf5f9&690浅析《饮食男女》开头的精彩剪辑 】" TITLE="#电影赏析#【 浅析《饮食男女》开头的精彩剪辑 】" />

http://s13/middle/a46bb366xc721c455c60c&690浅析《饮食男女》开头的精彩剪辑 】" TITLE="#电影赏析#【 浅析《饮食男女》开头的精彩剪辑 】" />

 

    紧接着的几个镜头是老人做鱼的镜头,这里运用了符合人类潜意识的连贯跳切,有效的缩短了潜意识中时间的长度。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镜头是抓鱼,然后开膛,刮鳞,切片,裹面,在实际生活中这一连串动作最起码要用5到10分钟去完成,而影片中只用了30多秒,而我们因为潜意识里有做鱼的整个过程概念,所以就不会觉得剪辑略去了多余的部分。这段做鱼的段落里还加入了老人的反打镜头,而且反复出现了两次,虽然每次的时间都只有3秒,但是特写的景别足以让我们记住,而且并不影响整体的节奏。

http://s7/middle/a46bb366xc721c67ddb26&690浅析《饮食男女》开头的精彩剪辑 】" TITLE="#电影赏析#【 浅析《饮食男女》开头的精彩剪辑 】" />

 

    声音相似性跳切与动作相似性的运用。在第15个镜头中我们看到一个特写老人在菜板上切熟肉,长度为6秒,切下一个镜头时菜刀切菜的声音是连续的,并且景别和机位是没有变化的,这样的机位不变,靠声音的连续性来跳切 不会使观众觉得切的很唐突,反而感到切换很自然。从第16个镜头到第17个镜头的切换依靠的是动作的相似性,从同一个节奏的切菜 切为同一节奏的用筷子戳肉,这三个镜头的跳切 有效的压缩了现实中的实际时间,而重新拼装成影片中的时间,带动节奏的同时加大了信息量,而且还保持了镜头之间的自然过度。


     整个前五分钟的节奏可以总结为“紧松紧”,前半段的节奏加快后 导演为了不让观众在大量的特写镜头和大量信息的剪辑中疲惫,中间理智的加了一个段落让观众喘息,这段“松”用了两个相对长的镜头,分别有12秒。老人全景出画,从浅景走到深景,在鸡笼前停下挑鸡。这样一来,节奏充分的缓和了,再继续接后面的特写去快节奏做饭过程就不会让观众感到疲惫了,反而看的更津津有味。

        大量的特写镜头组接把食物的诱人展现的淋漓尽致,又加上连贯的剪辑和轻快的二胡和扬琴的中国风音乐,使观众在前5分钟就被充分的带入了电影。


        

 

 

本文转载自:爱拍电影网   作者:命运哲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