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4)
(2023-04-28 06:13:47)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4)
纵观
决战之日,刘裕命全军饱餐之后尽弃粮草辎重,以示有进无退。然后与刘毅等分作数队,突进桓谦阵营。刘裕与众将领个个俱身先士卒,拚死直前,士兵们也踊跃随上,喊声动地。此刻天意灭桓,一阵大风从东北吹来,刘裕军在上风放起火来,火随风势,风助火威,烧得桓谦部下焦头烂额,哪里还敢恋战,顿时大溃。桓谦与卞范之也逃之夭夭。
桓玄在宫中似有预感,正在心惊肉跳,忽有探骑踉跄来报,说是桓谦、卞范之两军俱已败溃。桓玄急忙召集亲信数千人仓皇出奔,挈同儿子桓昇及侄儿子桓濬,出南掖门至石头城,见殷仲文已备齐船只,即下船命令行驶,逃往寻阳。
桓玄逃走了,但他自称大楚皇帝时,已把晋安帝迁徙到浔阳,因此这时建康城内,没有司马皇帝。所剩最高官员司徒王谧曾是刘裕的恩人,就率百官迎接刘裕入都主政。但刘裕不入皇宫办事,第二天就移屯驻石头城,设立临时行台,令百官在行台办事。从太庙移出桓玄父亲桓温神主,另造晋室历代神主,奉入太庙。并把所有留居建康的桓氏族党一网打尽。再派部下入宫检收图书器物,封闭府库,一一登账储,不损丝毫,更不自己享用。
刘裕的这些举措,说明他思路清晰。他明白,此时他唯一所凭是军事力量,是一批寒门精英,桓玄虽逃,但他的大楚皇朝犹在,荆楚兵力在人数上仍远远超过己方,因此自己的统治基础远远不够牢固。为此,他还必须打出匡扶晋室旗号,取得司马宗族和各大望族支持,才能消灭桓氏集团,在建功立业中争取民心树立威望。
于是他倡言迎回晋安帝,派尚书王嘏率百官往寻阳迎驾。但晋安帝在桓玄手中,一时不可能迎回,刘裕就假托受帝密诏,迎武陵王司马遵为大将军,暂居东宫,承制行事,总摄百揆,称制大赦。
王谧在桓玄篡位时曾经失节,亲手解除晋安帝玺绶,献与桓玄,有人认为应当予以严惩。但王谧素来看好刘裕,在刘裕穷困时曾鼓励刘裕:“卿当为一代英雄。”刘裕一度好赌,曾与刁逵赌博,因还不出赌债,被刁逵绑缚在树干上,王谧知道后代刘裕偿还赌债,刘裕才被释放。于是刘裕“公私兼顾”,一为报恩,二为笼络琅琊王氏,不但没有严惩王谧,还让王谧任扬州刺史,仍居司徒、侍中、录尚书事等职,官位在刘裕自己之上。
刘裕又马上派刘毅等将领率军追击桓玄,解救晋安帝和二位皇后。同时,即使军事开支浩繁,他仍开始对受灾地区减免租税,对一般农户不加赋税,奖励农商,发展经济。
他推辞掉加封予他的虚衔厚爵,但对重要地区的军事长官任命则控制不放。如任令毅为青州刺史、何无忌为琅琊内史、孟昶为丹阳尹、刘道规为义昌太守、司马休之领荆州刺史、刘敬宣为晋陵太守。魏咏之为豫州刺史,镇守历阳。诸葛长民为宣城内史。并委任刘穆之为他的幕府长官,为他处理日常事务,
刘裕这套组合拳极其漂亮。司马皇室认为他是个大大忠臣,各大名门世家认为他很尊重望族的权位,他的亲信们位居要津觉得他够哥们,跟着他前程似锦,一般百姓则感恩戴德,觉得他是个救星。这就极大孤立了主要政敌桓玄。
桓玄逃到寻阳,没休息几天,听说刘毅等又已追来,他连忙胁迫晋安帝兄弟及何、王二皇后乘舟西行。留下龙骧将军何澹之率领前将军郭铨,郭昶之、武卫将军庾雅祖,江夏太守桓道恭等,堵守湓口。晋将何无忌、刘道规,引兵至桑落洲,与澹之等乘舟交战。何澹之的帅船,遍插羽仪旗帜,十分辉煌,何无忌对其他将领说道:“何澹之虚张声势,无非想疑惑我军,他自己必定不在船上,船上也不会有精兵强将。我们如能夺得此船,能鼓励自己士气,灭敌人威风,乘势追击击,就能打败敌军了破贼无疑了。”刘道规等感到有理,就率精兵进攻敌军帅船。帅船中果然只有老弱羸兵,即刻被晋兵夺来。无忌即令军士大叫:“何澹之已被活捉了。”敌军闻声大惊,立即哗乱。晋军则勇气百倍,奋勇杀去,何澹之等急忙逃走。晋军夺得湓口,进驻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