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二十首咏五胡枭雄(四)再咏刘渊
(2022-11-06 10:32:29)七律二十首 咏五胡枭雄(四)再咏刘渊
纵观
(四)再咏刘渊
胡笳五部蹄声碎, 铁甲三军帅纛扬。
叔灭侄承名顺正, 兄亡弟绍理彰煌。
艰难百战帝星殆, 祸首千秋定乱殇。
注:八王乱起,天下大乱,盗贼蜂起。刘渊的堂祖父刘宣等人秘密商议,认为现在司马氏相互残杀,天下动荡,我们重建国家、复兴祖业的时机到了。刘渊的姿貌才能超人绝世,是上天光大我匈奴之兆。
于是五部秘密推举刘渊为大单于,并派人到邺城,将秘谋内容告诉刘渊。刘渊向他的上级司马颖请求回故地行送葬父之礼,司马颖没有答应。刘渊只得伺机而动,告诉刘宣等人以援助司马颖为名招集五部人马,图谋叛变。
公元304年,司马颖控制晋惠帝和朝政,受到各地藩镇起兵讨伐。刘渊趁机对司马颖说:"现在二镇兵马十万,恐怕不是宿卫军抵抗得了的,让我回去劝说五部兵马来驰援殿下。"司马颖非常高兴,于是任命刘渊为北部单于、让他回到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刘渊一到左国,便被推举为大单于,二十日内就聚集精兵五万,准备厮杀复国。
司马颖战败被杀,刘渊有了为司马颖复仇进军中原的正当理由,为但刘宣等人坚决劝阻说:"晋朝昏庸无道,他们像对奴隶一样对待我们。现在,司马氏父子兄弟互相残杀,这是上天厌恶晋朝,授予我们的良机。不能违背天意,违背天意就不吉祥,就会受到上天责备。希望大单于不要迟疑了。"
刘渊答道:"你们说得对。应该做高山峻岭,怎能甘为做低矮土丘呢!天下帝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大禹出自东戎,周文王出生在西夷,谁做帝王,只是按德行的高低授予。尽管如此,晋朝的百姓不一定赞同我们。汉朝统治天下时间久长,恩泽深入人心。所以,昭烈帝刘备仅在一州的土地上奔驰,就可以与天下相抗衡。我是汉朝刘氏的外甥,我们的祖先曾与汉朝相约为兄弟,兄长灭亡了,弟弟来继承,不也是应该的吗?因此,我们可以称汉,追认并尊奉后主刘禅,以此来使天下人心归向我们。"
这就是刘渊的高明之处,他的政权基础,一下子从匈奴一族扩大到汉胡各族。于是他自称汉王,定都左国城。建年号为元熙,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位进行祭祀。名正则言顺,不久就有大量士族和百姓归附刘渊的汉国。
这以后,刘渊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打败司马腾集团,占领并州全境,又西出潼关,攻下长安。一时王弥、石勒等豪杰纷纷归顺旗下,大有席卷神州之势。
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刘渊正式称帝,改年号为永凤,迁都平阳。这以后,他二次组织大军进攻晋朝首都洛阳,都先胜后败,功亏一篑。
永嘉四年(310年)七月,刘渊卧病不起,八月在光极殿去世,共在位六年。
自古至晋夷狄为中国边患者常有之,但从没胡人能称帝中国的,刘渊开了个头。主要原因是人和归属。一方面是八王乱晋,元气大伤,无暇治理北方;一方面是刘渊雄才大略,懂得如何争取汉胡各族民心,扩大统治基础。刘渊善战但不嗜杀,这对瓦解敌人军心,提高自己仁义之师形象大有脾益,也是他得人和的重要原因。
意译:
好比放虎归山释龙入洋,
八王衰晋后让刘渊回部族如猛兽开缰。
他的南匈奴五部胡笳鼓吹马蹄声碎,
升起的铁甲三军帅纛高高扬。
叔叔灭亡了侄儿继承名正言顺,
兄长亡故后弟弟绍统道理彰煌。
艰难百战帝星殆落,
乱殇祸首千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