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那些人和事(二十一)刘渊(上)
(2022-07-29 06:17:44)西晋那些人和事(二十一)刘渊(上)
纵观
刘渊文武双全,擅长骑射。父亲死后,接掌部落事务。公元310年,趁西晋发生八王之乱,割据并州地区,以"兄亡弟绍"为名建立汉国,追尊后主刘禅。 公元308年正式称帝。期间派遣刘曜、乔晞、刘钦、刘景、刘聪、王弥、石勒等攻城略地。310年去世,在位六年,谥号光文皇帝,庙号高祖。
汉初匈奴一个分支的首领冒顿单于与汉族友好并南迁。汉高祖刘邦将一位宗室之女嫁给冒顿单于,并与之相约为兄弟,冒顿单于的子孙都以刘氏为姓。
刘渊年幼时,就非常聪慧并爱好学习,拜上党人崔游为师,学习《毛诗》、《京氏易》和《马氏尚书》。他尤其喜爱《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史记》、《汉书》等书。他曾说:"我每次看书传的时候,往往禁不住要可惜随何、陆贾乏武功,周勃、灌婴少文才。所以随何、陆贾际遇汉高祖而不能够建立起封侯功业,周勃、灌婴跟随汉文帝而不能开创教化的大业,可惜啊!"
于是刘渊又开始学习武学知识和技能,他臂长而善于射箭,体力超过一般人,并有匈奴先祖善于骑马的基因。
当时在中国的匈奴人聚居在并州(山西大同,河北保定那一带),分作五大部落,刘渊的父亲刘豹是左部帅。
魏末晋初,刘渊作为人质长期住在洛阳,先受到司马昭厚待,并与权臣王浑较好。司马炎登基后,王浑多次司马炎面前推荐刘渊,于是晋武帝与刘渊交谈后,非常赏识他,但又忌惮并防范他。有人推荐刘渊伐吴,司马炎帝觉得,刘渊能力太强,若是不重用他,他成不了大气候。但若授予他权力,树立他威望,那么平定吴地之后,他就可能占有吴地雄踞一方,没人能驾驭他了。刘渊与我们毕竟不是一个族类,必然会有异心。
伐吴前,鲜卑部首领树机能两次叛乱,晋军初战溃败,晋武帝访求将帅们收复失地的办法,有人建议让刘渊征发匈奴本部兵众,西进收复秦州、凉州。有人发对道,让蛟龙得到云雨,就不再是池塘中无法施展小泥鳅了。司马炎又一次放弃了任用刘渊的打算。
刘渊二次受挫,变得情绪激昂,经常酗酒,醉后就大声慨叹呼叫。为此有人对晋武帝说:"陛下如不除掉刘渊,恐怕并州从此不能长久安定了。"幸亏王浑为他辩护,说大晋正要向少数民族表明以诚相待,用德服众,怎能凭嫌疑的证据都没有就杀戮人质呢?晋武帝觉得有理,便没有杀刘渊。
刘渊的父亲刘豹去世后,西晋任命刘渊为代理左部帅。在任期间,刘渊严明刑法,禁止各种奸邪恶行;他散财广交朋友,与人推诚相见。于是不但匈奴五部豪杰纷纷投奔到他门下,就连幽州、冀州的宿儒与后起之秀也慕名与他交游。
永熙元年(290年),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刘渊因为部人叛逃出塞而被免官。不久,成都王司马颖镇守邺城,上表推荐刘渊担任宁朔将军、协助司马颖监管匈奴五部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