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那些人和事(三)晋惠帝司马衷
(2022-07-11 06:12:00)西晋那些人和事(三)晋惠帝司马衷
纵观
司马衷,司马炎的嫡长子,西晋第二位皇帝晋惠帝。他生来有些弱智,读书前听后忘,识字只读半边。如此愚笨,怎么会给英明的父皇选为太子呢?因为他名正言顺呵。
封建社会,下到平头百姓上到天家皇上,选继承人都有金科玉律,即选嫡选长。什么意思?所谓嫡,就是大老婆或皇后娘娘亲生,如若小老婆或嫔妃所生,则称庶生,地位远低于嫡生,一般是没有继承权的。若有几位嫡生子,就要立长子,即所谓国赖长君也。如果没有嫡生子,就选庶生长子。如果老皇帝没有儿子,譬如清代同治和光绪都没有儿子,那就从血缘关系最近的皇族中挑选皇位继承者。看官也许会问,立太子关系国运,为何不立贤呢?问题在于何为贤?标准太难定,各派拥立者都认为自己拥立的皇子最贤能,就不好办了,立马可能引起纷争打仗。不如选嫡选长,简单明了,可以避免很多纠纷争论。
司马衷别无所长,但谁叫他既嫡又长,天经地义是个储君。司马炎非无知子之明,有过立贤的念头,但禁不起司马衷母亲杨皇后和多数大臣的正言反对,更何况他父亲司马昭也有过立侄儿(司马师的儿子)为继承者的念头,幸亏臣子们力主立嫡立长的金科玉律,他才得以继承晋王之位,继而登上帝座。有此先例,他当然不便坚持立贤,只能立司马衷为太子了。
接着父皇在选太子妃时又铸下大错。司马炎当然想为蠢儿选个淑贤端丽的媳妇,然而那时也许不允许公公和未过门儿媳妇见面,这就给了贾充可乘之机,他依仗权势买通了所有在选太子妃时有发言权的亲贵大臣和宫中皇帝的亲信太监宫娥,司马炎为选太子妃咨询这些人时,异口同声称赞贾充的大女儿贾南风美丽贤惠,司马炎大悦,遂下定贾南风为太子妃。
等到黑丑粗矮的新儿媳过门,司马炎方知上当受骗,但生米已成熟饭,总不能承认自己受蒙蔽而有损英名。又见傻儿子并不嫌老婆丑,小两口相处不错,想想蠢儿娶丑媳,也算般配,就认命作罢了。
但贾南风有母亲郭槐醋性十足的基因,当太子妃不久就亲手投戟刺杀了司马衷一位已怀孕的小妾。司马炎闻讯大怒,要废了这个又丑陋又凶恶太子妃。贾充又动员所有亲信甚至杨皇后为贾南风说情,说太子妃年轻难免醋意强烈,随着年龄增长脾性会改好,司马炎那时沉湎女色脑筋已经不灵,居然不再追究此事,留下了乱晋祸水。
武帝薨,惠帝继,贾南风少了最惧怕的克星,专横揽权的野心越来越露骨,蠢笨的惠帝自然不是她对手,不久就对她言听计从,甘作傀儡。于是贾南风狐假虎威,几次矫诏掀起政朝,先除去杨太后(司马炎先后有两位杨皇后,系两姐妹,此时的小杨太后是妹妹,不是惠帝的生母大杨太后)一族,又翻手为云复手为雨除去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搞得洛阳城腥风血雨司马家族头颅滚滚。
司马炎亲自为惠帝立的太子司马遹逐渐长大成人,因贾南风阻隔他与生母谢玖见面常露怨言,贾南风忌惮太子今后对己不利,与贾谧等设计骗取太子笔迹,伪造信符诬陷太子母子怨恨父皇和皇后,废太子为庶人,还杀害了太子的母亲和爱妻。
贾南风惯使阴谋,也有老鬼失匹上当的时候。赵王司马伦设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计,引诱贾南风杀死太子,给赵王有了为太子复仇名正言顺的起兵理由,逮捕废逐贾南风,随后逼她吞金自尽。
贾南风死后,皇帝照例不可没有皇后。晋惠帝因祸得福,临老得享桃花运。赵王刚撵走贾南风,羽翼未丰,当然要还给惠帝一个新皇后。新皇后出身名门,姓羊名献容,花容月貌,沉鱼落雁,得嫁天子,原想龙行虎步,龙颜威武,龙马精神,十分得意。新婚之夜,才知道新郎老态龙钟,泥龙沐猴,耳聋脑呆,把一片攀龙热心丢入北冰洋去了。惠帝见新娘不乐,他本不解风情,不分美丑,也就不去怜香惜玉温存美人了。
不久,赵王司马伦篡位登基,把惠帝禁锢在金墉城。于是引来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常山王司马乂三王举义旗讨伐司马伦。如花洛阳,成了百战之地,惠帝倒是成了稀世活宝,各王都要抢他到手,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惠帝随着军队东奔西走,晚景无常,苦不堪言。在一次混战中,他身中三箭面部受伤;他的羊皇后和太子二次被废。
八王之乱如漫漫长夜,好不容熬到东海王司马越最后胜出,晋惠帝回到洛阳安享帝尊,不料不到一年便暴薨于显阳殿。有人说是被司马越毒死的,但此说不符常理,惠帝傻不啦叽甘当傀儡,最好控制,司马越没必要去毒死他—惠帝死后,司马越并没有篡位,而是由惠帝的弟弟司马炽即位,直到西晋灭亡。
惠帝司马衷憨人自有憨福。他比肩父皇司马炎,也做了二十六年皇上。在历史上,他也颇有名气,留下警句天问各一,警句是嘲笑饥民愚蠢,没粮食吃为何不吃肉糜?天问是在荷花池畔听到群蛙乱叫,便问左右侍从,你们能分清哪几只蛙为公而鸣,哪几只蛙为私而鸣吗?这道天问题至今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