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四首西宁塔尔寺(一)

七律四首 西宁塔尔寺(一)
纵观
一从宗喀生麟稚, 滴血旃檀衮本渊。
近事灵童贯囱戒, 西行束冠礼真禅。
娘亲白发随家信, 游子彩真回素笺。
狮吼菩提莲聚塔, 如同见面诉情缘。
塔尔寺山门
注:本诗写塔尔寺起源。
(1)塔尔寺原名塔儿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青海藏传佛教第一大寺院,得名于寺中大金瓦殿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银塔。
(2)传说宗喀巴大师诞生后,剪脐带滴血处长出一株白旃檀树,树上十万片叶子,每片上自然显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释迦牟尼身像的一种),"衮本"即十万身像。
(3)宗喀巴三岁受近事戒,七岁受沙弥戒,16岁离开夏琼寺徒步赴西藏学法。六年后,其母香萨阿切思儿心切,让人捎去自己的一束白发,意在告诉儿子老母已白发苍苍,希望他回来一晤。宗喀巴为佛教事业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一幅用自己鼻血画成的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并在信中写到:"若能在我出生地点用10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同我见面一样。"1379年,其母与众信徒按宗喀巴的意愿,用石片砌成一座莲聚塔,这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物。
1577年在此塔旁建了一座明制汉式佛殿,称弥勒殿。由于先有塔,尔后才有寺,便将二者合称为塔尔寺。
塔尔寺山门里面
意译:
自从宗喀家族生下大师,
在他脐带滴血处长出有十万片树叶的白旃檀树,
每片显现一尊狮子吼佛像这就是"衮本"的起源。
幼小灵童刚贯满脑囱就接受了近事戒,
待到束冠年龄又到西藏学习佛教真禅。
娘亲随家信捎去一束白发,
游子回信寄去鼻血自画像。
说如能在诞生地建成狮吼菩提莲聚塔,
就能如同见到他本人那样倾诉离别情。
塔尔寺八座白塔
塔尔寺护法殿外的大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