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国家长潇洒享受生活 |
分类: 在美国的孩子生活 |
昨天写美国小朋友的家教严格原因,在关注群中引起大家的注意。其实有些话我还没啰嗦完,按葡萄妈妈的说法,我还真有“续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常常看到美国家庭,有几个孩子,孩子们都教育得good manner,而家长还能非常享受生活。隔壁的凯特爸爸经常周末和朋友们去冲浪,开越野摩托车和骑单车各种运动,在院子开PARTY,搞工具棚当手工男。多个孩子,全职人员,为啥他们都这么潇洒呢?
我个人观察觉得有以下这几个理由。
首先,美国的整体社会环境,是非常注重家庭和享受生活的。工作加班这种事情,大城市大公司会有,其它情况下,大部分美国人下午4点就开始陆续奔上回家的道路。
我过来这边最喜欢的一点就是这边郊区的生活氛围,没人忙着绞尽脑汁想着各种招儿投入更多的时间以赚更多的钱;人们很少攀比衣服攀比车子住房攀比孩子成就;大人也不会因为有了孩子就没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该玩狂野运动该和哥们姐们单独聚会的都会想办法哪怕是花钱请Babysiter(照看孩子的人)也要安排出时间满足自己。
Babysiter在美国很常见,我一个台湾朋友的14岁女儿就经常当隔壁孩子的Babysiter挣点零花钱,而孩子的妈妈并没离开家,只是为了给自己两个小时个人的清静时间干喜欢的事情。
其次,类似凯特家这种典型的育儿方式,成功实施下来,是比较省力的。今天和乐妍妈妈聊天聊到这点,也非常认同,她说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育儿方式,即家长的言行潜移默化带着孩子走,培养出good manner的孩子。是的,一旦大人和孩子都已经是这种状态和习惯,确实省心省精力很多,这是个良性循环。
最后一点,也是我觉得最重要的。那就是美国家长,从总体情况来看,没有中国家长对孩子付出的心血多。
中国家长从传统上,对孩子在生活起居的悉心照料、事无巨细比美国家长要细致,而在孩子的学习、兴趣特长栽培方面,付出的精力更比美国家长要多很多。这是一个即使在国外大环境下,华人圈也很认同的事实。乐妍妈妈跟我聊天也是非常感慨这点。
比如凯特,因为爸妈都是上班的,所以2点放学以后,是留在学校的课后班,到4点多接回来。她兴趣班很少,不练钢琴不跳芭蕾,运动只有最喜欢的YMCA篮球队去打打球,游泳超好也没见入泳队。爸妈平时陪她和弟弟也是一起游戏、旅游得多。
而我身边的华人朋友,除了平时家长对孩子学习抓得紧(例如蛮蛮班在美国土生土长的两个华人孩子,占据了数学的前两名。蛮蛮是第三名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好多都是家中每个孩子有好几个兴趣班的,有个别项目还是正儿八经地请私教培养的。家长们付出大量的精力陪着孩子们多试和努力挖掘着各天赋,钢琴、小提琴、国际象棋、画画、跳舞。。。我家蛮蛮虽然说是放养不强迫,可但凡有机会蛮蛮说喜欢愿意去的,我都会毫不犹豫去报,然后陪同。我们把这种奉献般地付出看成是自然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美国家长都不奉献的。例如奥运冠军采访,是一定要带上他们的父母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冠军的背后,是父母每周多少次甚至是长途往返顶级训练场和家之间,是父母在场内坐冷板凳陪伴的多少个小时训练时间(美国体育冠军,可不是国内扔进体校交给国家完事,那一半都是父母奉献的心血)。。。但总体而言,中国的家长绝对比美国家长天生具有奉献精神,这个是咱们的优良传统。
我觉得,中国家长愿意为了孩子多付出,孩子会更优秀,这是咱们自己的选择,没什么不好。不过,凡事咱们看明白了,就要多学习长处。试想,如果咱中国家长,把最后一条稍微看轻点,抽空把前两条也做到极致了,岂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家长了?哈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