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长时间孩子能融入美国小学

(2012-09-16 14:45:45)
标签:

美国小学

融入

分类: 美国小学生活

常常有关心的朋友问,蛮蛮现在适应了美国小学吗?

 

蛮蛮在国内上完小学二年级上学期,过完春节到美国上二年级下学期的时候,美国已经开学1个多月了,所以完全是插班状态,直接一脚跨入美国小学。

美国小学的老师是全课制,一个班只有一个老师,负责英语、数学、科学。。。所有的科目,而且固定在一个年级,例如二年级的某个班的老师,就一直负责这个二年级班。每年分班都要打散所有的孩子重新分,所以每个孩子每年都有不同的同学和不同的老师。不过因为美国小学一个区甚至有几个,所以一个年级一般也就3个班,每个班20几个孩子。这样5年下来,孩子们总还是经常会同班的。只是老师,每年肯定不一样。

 

上小学手续非常简单,不需要什么身份文件,哪怕你是非法移民,学校不管。只要你呆在美国,义务教育是必须给你提供的。而且他们很欢迎更多的孩子,因为州政府对学校的补贴,是按孩子个数来算的,孩子越多,经费也越多。

登记的时候需要的是你居住这个小学所属区的(跟国内一样是学区制)证明,例如近两个月的水电单据,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国际免疫的那个黄色本本,如果你缺少美国需要的一些疫苗,那么需要后续补齐。

 

登记的时候有个表格,让你详细填写一些背景信息,其中母语是什么的选项,很惊奇地发现,居然细到普通话、广东话、上海话、潮州话、福建话。。。后来才知道提供这个信息,是为了在你不识英文的情况下,找到一个跟你相近背景但会英文的孩子的班级,这个孩子会作为你的同桌,来陪伴你刚走入美国小学的这段时光。

 

第一天去学校上课,我们大人一起陪同办理手续后然后去教室。老师Ms. Van,一个高大的白人女老师,很热情地领蛮蛮到他的座位,一个叫班奈特的华人男生,是蛮蛮的新同桌,我看到不少孩子在座位上用屁股跳来跳去,看到有新同学来,满脸兴奋。我们跟Ms. Van寒暄了几句,提醒她蛮蛮不会英文,她笑着说没关系。然后我们就退出教室,蛮蛮同学就开始了在美国读书的第一天。

 

蛮蛮在国内幼儿园每周有外教课,一年级就开始学英文,这是国内现在普及的英文教育模式。但从未听他在家说话主动用英文,我们也从来不带他去参加各种外教班,所以他到美国,基本上完全听不懂,就连上课要去厕所,也需要同桌的小翻译帮忙。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不可能每句都翻译到,所以那段时间的状态经常是大部分听不懂的。老师每天会给蛮蛮专门安排一些事情做,设计一些简单的课程,考试听写都不要求,抄上同桌的就可以了。

蛮蛮是个神经非常大条的孩子,换个方式说,就是不敏感,大大咧咧,多动,调皮甚至闹腾。不管能听懂多少,他每天都是高高兴兴去上学,从来没有听不懂就受打击的沮丧情绪。他喜欢美国的小学,很简单,“因为上课可以上厕所,去喝水,还有玩具玩,有冰棍奖励,作业极少(周一到周四有作业,半个小时绝对搞定,周五是没有作业的),放假好多呀(一会总统生日,休息一周,一会又是春假一周~~),太好了,我不想回去”。这是他的原话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加州对母语非英文的孩子,会有个专门机构来定期评估英文水平。评估类似小考试,稍后会给出一个结论报告发给家长,结论中给孩子英文分程度级别,然后指定相应的帮助。蛮蛮最开始的评估,英文当然程度基本是0,有趣的是,评估报告中居然还有涉及对中文的评估,蛮蛮说当时还有个会中文的老师来测试过他,结论是能流利说,会写一些汉字会拼音之类。这样每个孩子语种的背景和程度都一清二楚了。评估以后的结果,就是后来的学校生活,有一个专门的老师,每周两-四次来教室找蛮蛮去进行一个小时的英语辅导。这些都是免费的。

 

我们在家对蛮蛮的英语帮助,仅仅是辅导作业和阅读。我们并不跟他说英文,第一是我们自己发音并不标准,很多朋友说不建议这样;第二是我们并不希望他忘掉母语。很多华人朋友的孩子,都在上中文课,在美国的华人,能记住母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第二代移民。

我们华人朋友圈的孩子,都跟蛮蛮差不多大甚至更小点,都还是一口流利的中文,就是家中一直坚持在家说中文的结果。孩子3岁以前,基本上都是中文的主导,3岁以后上了幼儿园和外界接触多了,回家就是开始冒英文的。所以住在美国,英文不是他们练习的重点,一定要坚持听说中文,这是第二代移民的优势。到了第三代,因为第二代长大以后接触社会,必然英文主导思想,在家和自己的孩子已经不会很流利保持中文了,所以第三代以后坚持中文的会越来越少,发音越来越怪,我们遇到过几个第四代的,已经完全听不懂中文了。

 

小孩子学习啥都的确是很快的,千万不要低估了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特别是语言环境。没多久,单词的听写蛮蛮就开始全对。美国的小学非常看重阅读,作业经常会有一篇文章,规定时间内读到多少个单词,连续几天都是这篇文章,然后数字不断进步,这个是蛮蛮最喜欢做的作业,这种类似游戏一样的方式会激励他读得越来越快和大声,虽然有的单词并不明白意思。这种方式对语感和口语都有影响力。有次放学接娃,遇到Ms. Van,问蛮蛮今天如何(平时是很少能见到老师的,孩子们都是放学以后直接走出学校大门,家长都在大门外接。没啥事情老师也绝对不会找家长的),Ms. Van告诉我们,SAM(蛮蛮的英文名)今天上课阅读举手了,老师很高兴点了他,读的很好,全班小朋友都给他鼓掌啦~~~

 

当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全英文环境的学校中,回家蛮蛮就慢慢很自然地开始冒单词了。最开始就是MOM,DAD叫,后来是知道的单词会用上,再后来就是简短的句子,例如It's working! What's happening!现在能叽叽咕咕说很长的句子了。

 

当第一次和隔壁的KATE自己交流完(之前总是让我们翻译)之后,蛮蛮可能受到了鼓励,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说英文,而且积极用英文努力表达自己的意思,虽然一开始经常是中国式的自己翻译的英文。有几次,看着他大摇大摆去KATE家玩,甚至吃饭,大摇大摆回来,没事一样,再也不找我们翻译,还告诉我们一些信息,例如现在KATE的爷爷奶奶不在家,去参加PARTY了。例如KATE的妈妈吃饭的时候批评KATE两次,不要欺负弟弟。我们都很惊奇,你都听懂啦?

 

现在半年过去,他和小朋友玩,常常会看到他在说英文,用简单的知道的单词,表达自己的意思,用的基本是英文语法了,而且句子能很长。虽然还有很多复杂的单词听不懂,但明显可以发现,若他问过的单词,不会超过问两次,马上会比你记得还清楚。这是小朋友天生的学习能力,因为他们,还未定型。足球参加的第二学期赛季了,教练的指导和要求都能理解;新报的真冰滑冰班已经上了堂课,能跟着老师的指令练习;下周去YMCA评估游泳水平看直接参加哪个级别的训练队,因为他在国内就是游泳好手了。三年级已经开学半个月了,每天还是高高兴兴上学,放学和小朋友一起回家,一路有说有笑,作业正常完成,考试和其他小朋友无异。现在,算是适应了美国小学了吗?

 

有专家研究结论,12岁以前的孩子到美国,是不用担心英语发音的,甚至会有忘掉母语的可能。12岁以后的孩子到美国,适应也是肯定的,只是基本上会有口音的了。每个孩子的适应时间,跟孩子的性格、当时的年龄和融入社会的程度都是有关系的。其实孩子到美国,适应是迟早的事情,因为他们还是正在接受任何新东西的海绵,还没定型,而真正可能一辈子都不适应的,是他们的父母,第一代移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