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乒乓球界最佳女单有世界排名的话,那除了邓亚萍,无人能出其右者。
她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传奇,最终被誉为“初代大魔王”:
16岁第一次参加世锦赛就拿下金牌,中国第一个拥有4枚奥运金牌的运动员。
在她的运动生涯里,一共拿下18个世界冠军,连续八年称霸乒坛,是保持“世界第一”时间最久的女子乒乓球运动员。
昨日,邓亚萍又上了热搜,不过这次和乒乓球无关。
邓亚萍在一档综艺节目中透露之,前她的儿子玩手机,打游戏非常严重,甚至有过打职业电竞的想法。
两位访谈的记者也是感到惊讶,毕竟游戏这一块,在很多父母眼中,还是没有那么的认可的,何况是像邓亚萍这种满身荣誉的母亲。
更有不少网友都觉得,一个孩子的首要任务是学习,靠打游戏为生就是不务正业。
当了父母的网友,也坦言“如果我儿子这么玩游戏,一定要痛打一顿”。
然而,邓亚萍没有这么做,既没打骂孩子,也没让他戒掉游戏,而是尊重接纳孩子的喜好。
邓亚萍的观点是,只要儿子真的感兴趣,自己可以送他去训练。
随后自己专门去了中国两家顶级的俱乐部了解情况:
看一看电竞战队是怎么样训练的;看一下电竞俱乐部是如何进行开展的。
不过最终孩子也还是没有去电竞战队打比赛。
因为在了解了电竞战队是如何的一个训练以及作息之后,孩子就放弃了。
坦白说,我都羡慕这位孩拥有像邓亚萍如此开明的妈妈了。
有句话说了,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一对“开明”的父母,他们会尊重孩子的选择!
当孩子选择着未必理解的事情时,父母能为他挺身而出,而不是急于苛责,对他而言该有多幸运。
我想,身为父母,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快乐,享受属于他们的人生。
现实中,像邓亚萍如此尊重孩子的父母,并不多。
01
父母越“管教”,孩子越叛逆
“妈妈我要走了,请你不要找我,我只是出去几天……
我知道是废物、窝囊废、累赘。 这些年让你们生气不是一天两天了。
放心吧,我走的时候会带上书的,我会好好学习的,我还会收集一些素材写一篇作文的。
所以请您们真的真的不要来找我……”
这是浙江宁波一个11岁男孩出走时给妈妈留下的一封信。
令人震惊的是,这是一名11岁男孩对自己的描述:“废物”“窝囊废”“累赘”。 短短的一段字,戳的人心尖痛。
孩子在家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让他觉得离家出走是种解脱呢?
据了解,孩子的成绩非常好,最差时也没跌出过前五。
可即便如此,妈妈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要求极其苛刻。
因为孩子爸妈工作比较忙,无暇顾及儿子的学习,所以就在家里按了监控,想时刻关注儿子一举一动。
不仅如此,妈妈也不允许孩子出去玩,更不允许把同学带到家里来,因为她认为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可孩子还小,难免管不住自己。有一次趁家里没人,孩子玩了半小时手机。
妈妈通过监控知道后,惩罚孩子跪了两小时,可能孩子越想越觉得委屈,一气之下,留了封信出走了。
万幸的是,民警在邻村一户人家的门口找到了这位孩子。
做妈妈这么多年,我深深意识到一个问题:
孩子不是画册,父母不能只顾着画上自己喜欢的色彩。
因为爱从来都不是独裁。 父母的尊重是孩子自由成长的前提。
正所谓,管教的父母千篇一律,开明的父母万里挑一。
有些父母总以为“为你好”就是对孩子的爱,殊不知这样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性,逼孩子慢慢走向叛逆,甚至放弃自己。
02
父母越“开明”,孩子越优秀
经常听到有的父母这样唠叨:
“我怎么命这么苦,孩子不听话,看人家的孩子怎么这么优秀。”
其实孩子的不同是因为来自不同的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
去年,我想大家都知道有个叫“钟美美”的小男孩。
要问他有在网上有多红?
在短视频平台,仅发布了十几条短视频,就累积了过百万的粉丝。
这个13岁小男孩操着一口标准的东北话,对老师,乘务员,售票员进行了生动的模仿。
尤其是对老师上课情形的模仿表演,更让不少网友大呼“真实”!
精湛的演技,让“钟美美”的表演才能展现的一览无余。
其实,这得益于“钟美美”妈妈的“开明”。
上幼儿园后,妈妈就让他参加学校的各类演出。平时在家里,允许他表演,展现自己的模仿能力。
钟美美妈妈一直秉持的教育态度是,孩子有创作兴趣,只要不影响学习,不会加以制止。
有那么开明的妈妈,他才能从小到大都为自己做主,终于蜕变成如今火出圈的“网络红人”。
毕淑敏曾说:
“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该有完整的体验。”
为人父母,我们不应把孩子的人生桎梏在我们为他们做出的选择里。
爱孩子,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轨迹去成长、去体验。
孩子每个想法的背后,都是一种对世界观、价值观的理解。
他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父母多么有钱、多么优秀,亦或是如何牺牲自我,只要时刻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想法,给他们注入破土而出的力量。
为人父母,少一点不解,多一些支持,少一点怀疑,多一些相信,少一点焦虑,多一些赞美。
其实,孩子们都可以。
03
理解与尊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1、共情,理解孩子的内心
什么是共情能力?即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乔拉米卡利说:“如果没有共情,我们就无法相互理解,也无法相互寻求支持、鼓励、温存和爱。”
一个懂得共情的父母,才能真切地感受和把握孩子的喜怒哀乐,真正了解孩子在想些什么。
共情并不什么,它就藏在平时的点滴小事中,父母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感受到爱意,亲子关系才会更融洽。
2、学会倾听,尊重孩子
多家长都会忽视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与孩子无法产生相互理解。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孩子在青春期出现无法调解的叛逆,以至于孩子和父母渐行渐远。
父母和孩子成为朋友的首要要素,就是学会倾听,顾忌孩子的感受,接受孩子的意见和看法。
因为是朋友,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才能多一份信任和依赖。
唯有如此,孩子才会信任你,才会愿意对你敞开心扉。
3、收起“霸道总裁心”,让孩子做选择
父母总是觉得孩子还小,霸道性替孩子做选择,替孩子安排好一切。
但是渐渐长大的孩子,面对选择时,有自己的想法,有属于自己的意识。
所以,父母不妨将选择的权利给到孩子,让孩子自己做抉择。
比如问孩子是现在看电视还是写作业,看电视的话,今天的作业就写不完了,明天老师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你的。
孩子这个时候就会去思考,权衡,最终做出自己的选择。
人生不会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是孩子成长的印记,别去剥夺他们尝试的权利,很多事情只有自己亲自探索、试错后,才能有所收获。
在养育孩子这一方面上,阻碍和困难,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况且人生这段路,即使是父母和子女,也只能陪伴彼此这短短的一程,终究会渐行渐远。
父母能做的,除了在身后做他们坚强的后盾,就是从小在精神上给予养料,让他做一个乐观、坚强的人。
唯有如此,才能帮助他无论陷入何种境地,都不至于一蹶不振,都能做到最优的选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