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卓育英才
卓育英才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513
  • 关注人气: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卓育英才:男孩闯祸砸坏车窗玻璃,妈妈做法让所有人叹为观止!

(2020-12-15 10:11:10)

昨天,一条暖心的视频在网络上爆屏。

南京的一位妈妈报警求助,希望寻找一辆车的主人。

原来,她家孩子玩耍时,不小心砸坏了别人的车窗玻璃。

妈妈表示做错事就要承担后果,“他没办法承担,我跟他一起承担。”

车主得知后非常意外,妈妈坚持给对方赔偿。

https://p7.itc.cn/images01/20201215/84da3b080833432f95a0138bfca081dd.jpeg

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这样的父母,真是榜样。”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行为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孩子的家教。

正如教育学家弗洛姆所说:“父母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的确,孩子犯错有时候是在所难免的,可是犯错后,父母的态度,将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01

孩子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态度过激

之前看到一个新闻,让我深感痛心。

视频中,一个15岁的女孩因为夜不归宿,爸爸一时气急攻心大打出手,直接在街头暴揍。

他一边揪着女孩的头发,一边在女孩的脸上怒扇耳光,更可气的是,还解开了女孩的内心!

女孩当时被打得束手无策,只能坐在地上,一边哭着一边叫喊。

听到孩子的哭喊,爸爸不仅没有停手,反而更加的气愤,又把女孩拽了起来,打了她几个耳光。

女孩也试图抵抗,但由于力量太悬殊,根本无济于事。

http://p2.itc.cn/images01/20201215/cc76c9098de742d198283b9b04a2d488.png

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孩子的又气又恼和委屈。

一个15岁的大姑娘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被父亲羞辱打骂,即使一个再小的孩子也会觉得难堪吧?

其实,作为家长,我也理解那位父亲对孩子“爱之深、责之切”的心情,只是,这种过激的方式,我真的不能赞同。

十几岁孩子自尊心特别强,当众训斥、贬低,忽视了对孩子的尊重,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一辈子的心里阴影。

俗话说,育人先育己,我们教育孩子不能一味用蛮力,而是要学习如何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孩子的问题。

青春期的孩子本就处于叛逆期,不应该采取这么暴力的手段。

这样更会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抵触,更加的不会听从父母的教育。

孩子做错事情,家长可以用温和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劝告,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危害,要做好约定,以后不要发生这样的事情。

希望每位父母能够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别再把孩子越推越远。

02

孩子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态度纵容

承认错误,是一个孩子的教养;承认错误,是一个成年人的修养。

一个家庭的涵养,体现在你面对错误的态度里。

然而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是孩子,不管犯了什么错,一句“他还是个孩子!”就可以被洗脱一切。

殊不知,过度宽容就是纵容,这种态度会导致孩子的不知天高地厚。

因为那句话,在孩子耳里,就是“我是孩子,我想干什么都是能被原谅的!”

悲剧,往往就是源于纵容。去年的一部电影《误杀》正应了这句话!

http://p3.itc.cn/images01/20201215/e55a181289d04a27951f3479c05f2dc4.jpeg

男主李维杰的大女儿平平被素察强暴,妻子阿玉和大女儿“误杀”了素察。

反观素察的家庭十分优越:

“爸爸是热门的市长候选人,妈妈是利落干练的警察局局长。”

这样的家庭本应把他培养成一个优秀的男孩子,但事实却出人意料!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怎么能如此恶毒?

每个孩子,都能在他的父母身上找到根源。

素察不止一次犯错,但他的父母错失每一次教育他的机会,用金钱和权力来粉饰一切。

那个被误杀的孩子,表面看是被他人所杀,实际上不过是父母教化的替罪羊。

是他们的纵容,把孩子逐步推向了犯罪的深渊。

可见,放纵孩子对父母也是一种“恶”。

千万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纵容,毁了孩子,让一个家庭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作家莫言说:人不怕犯错误,犯了错误,如果能带着教育和反思爬起来,错误就会成为课堂。

所以,不纵容孩子,让孩子承担错误后果,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03

孩子犯错,父母该如何面对

作家显克维支说:“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有一只“温柔的手”在引导他前进。而不是用脚去踢他的胸脯,那么,教育就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当孩子犯错了,过激指责或一味纵容,肯定不是很好的处理方法。

家长不妨试一下以下的方法:

1、父母勿要过度保护孩子

过度保护,会剥夺孩子为自己负责的机会。

殊不知,在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保护中,孩子渐渐失去了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负责的机会。

养育子女,有时候更像是一场博弈,如何在相亲相爱间、在宽松平和之中为孩子设置行为底线,则更像是一场艺术。

2、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不要人格侮辱

过激的言语永远是最锋利的刀子,杀人于无形。

父母一句不经意的讽刺,会让孩子从小就深埋下自卑和不自信,成为孩子最难以摆脱的创伤,长大后也很难跨越心里障碍。

http://p3.itc.cn/images01/20201215/6ec2d661bcc44f29bb1c30049a58ecb5.jpeg

3、让孩子在犯错中学会自省

美国托德·帕尔在《犯错误没关系》一书中所说:

“孩子对待错误的方式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你怎样对待错误,孩子也会这样去对待错误,当你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时,孩子也会这样。”

让孩子自省并不是让孩子简单的说声“我错了”,而是提醒孩子勇敢面对错误,找到错误的原因,并勇于说出“我知道我哪里错了。”

孩子自省的过程,或许有些曲折,但不要放弃,最终一定能够看到想要的结果。

4、孩子犯错误,父母与他共同面对

看到这里的家长可能心里有一些疑虑,难道我的孩子犯错了,不去批评?这不是溺爱吗?

孩子犯错,你可以批评,可以惩罚,但是一定要他知道,你是一如既往地爱他支持他的,是他最强大的支撑。

和你孩子共同面对,意味着我陪着你,我相信你,不管你面对多大的困难,我和你共同面对。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而父母就是作画人,作画时的每一笔墨水,都将会贯穿到整幅作品中。

再完美的作品,总会有瑕疵,而父母对待孩子犯错时的态度,决定着他的人生走向。

卓育英才:男孩闯祸砸坏车窗玻璃,妈妈做法让所有人叹为观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