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卓育英才|42岁父亲与女儿考入同一所大学: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这样的父母

(2020-11-24 10:28:37)

近期,我看到一则这样的新闻。

陕西西安,一位42岁的父亲与18岁的女儿共同入学,成了大一新生。

https://p7.itc.cn/images01/20201124/390237952a094973b929247b8b21e7ce.jpeg

父亲党诚是99年的退伍兵,退伍后一直在西安翻译学院从事校园保卫工作,通过“百万扩招”计划入学工商管理专业,女儿则考入学前教育专业。

记者采访时,女儿党白雪说:她希望和爸爸互相监督,一同进步。

父女俩一同上学的画面,可以说是校园里的一道风景线了。

家长群里一众感叹:好励志。

杨降先生曾说:“好的教育。榜样的作用很重要。”果然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所以,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如何去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家长的自我教育。

只有父母好好学习了,孩子才会天天向上。

01

好的教育,藏在父母的言行中

前几日,一则快递员父亲女儿到清华报道后的,含泪哭泣的新闻让人动容。

来自浙江的陈美晨,在今年的高考以679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据说,她还是当地时隔17年后,又一名上清北的学子。

陈美晨没有显赫的家庭,其父亲只是一名普通的快递员。

谈及父亲,她说得最多的就是,特别勤奋、特别能坚持、特别能吃苦。

无论刮风下雨,父亲都会风雨无阻的工作,在很热的高温天气下父亲依然顶着炙热的太阳搬运东西。

父亲这些坚韧的品质从小就深深刻印在美晨幼小的心灵里,她从小就懂得父母的不易,并把父母当成自己的榜样。

http://p8.itc.cn/images01/20201124/e91cfe4b2fa142159ab0792545b3a1da.jpeg

前几天,陈美晨回到母校分享学习经验,演讲中她说的一番话打动了在场的许多人:

“我也会抱怨,为什么别的孩子周末可以睡到很晚,可以干自己喜欢的事,而我却一直在看店呢?

但是我看了看一直在劳碌的爸妈,觉得自己还是应该懂事一点。

所以从小到大我一直努力的学习,希望自己长大出息了可以回报父母。

我们的手里紧攥着不止一人份的爱与期待,肩上担负着不止一人份的梦想与愿望。”

为人父母,谁都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不知道,自己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都来自于家庭。或者说,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

而对孩子来说,父母用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来影响他,远比靠讲道理和无时无刻监督更能让孩子感同身受。

02

育儿先育己,别空有一颗“成龙”心

育儿先育己,育才先育心。

父母只有不断成长,孩子才能随之不断成长,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父母重建的过程。

只有父母把自己做好了,才能让孩子过好。

我们有时候都觉得自己的孩子,身上有数不清的毛病:

该做的作业,总是拖拖拉拉

上了几天兴趣班,就找各种借口不想去

说好几分钟后吃饭,等不了就哇哇大哭.....

其实,反思一下,你会发现孩子身上的很多问题,我们大人也有,比如拖延症、没有耐心等等。

孩子是父母自身的投射,孩子就像一面镜子,父母从镜子里看到了真实的自己,也是毛病重重,也需要不断修复。

http://p3.itc.cn/images01/20201124/346459a18e11420996433b7cd7246bf7.jpeg

我有位朋友,孩子刚初中,下午放学早,家庭作业也少。

朋友每天下班回家,孩子就玩手机,以为是她已经写完了作业,也就没在说什么。

等到有一天,老师给朋友打完电话才知道,原来孩子在学校也玩手机,导致成绩下降!

朋友挂掉电话后,忍无可忍,一气之下把孩子摔在了地上。

结果孩子一句话噎得朋友无地自容:“你自己都玩手机,凭什么不让我玩。”

朋友就对孩子说:“我不玩你就不玩,是吗?”

孩子很坚定的回答:“是!”

她说在那之后她再也没当孩子面玩手机了。从那以后孩子的成绩也越来越好了!

“父母”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称呼,也不是喊喊而已的,这是一份担当,是一份责任。

优秀的父母,不是总“说”,而是一直在“做”。当父母,自律的时候,孩子也会变得自律。

03

优秀的父母,都有哪些特质

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应该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

前提是父母应该明白,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你希望你的孩子优秀,你就要努力;

你希望孩子积极向上,自己就不能停滞不前......

那么父母如何做才能给予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

http://p7.itc.cn/images01/20201124/90eaae6a76044cfe9abdc5ce6a9bc5e6.jpeg

1、做榜样型父母

你想让孩子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父母身体力行地做给孩子看。

让孩子看到阅读、运动、早睡早起,这些好的生活习惯,爸妈一直在坚持;

玩手机、熬夜、吃很多零食这些坏习惯,爸妈不会去做,也希望你不要去做。这才是最有信服力的教育。

管得住自己,你才有可能管得住孩子。

2、做学习型父母

有人说,家长不学习,就像医生无证行医。

面对孩子,每一位负责任的家长都应该保持持续性的学习。

持续学习,是一个人最高水平的自律,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跟孩子一起进步。

父母学习,对于孩子的学习是带动性作用。

3、做认可型父母

爱德华·德西说:“想要刺激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就要认可孩子。”

在孩子成绩不佳时,不要去批评,要记得对他说“我知道你学习很刻苦了,这次没考下,一定要加油奥!”

认可孩子的努力如春风细雨般,他会激发出积极的力量,战胜一切艰难。

我们总是习惯对孩子提出要求,要求他们乖巧,懂事。但是做父母就没有要求吗?

没有不好的父母,只是因为他们没有走出教育的误区。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因为他们没能接受到正确的教育。

卓育英才|42岁父亲与女儿考入同一所大学: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这样的父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