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卓育英才:进入青春期后各种叛逆的孩子,多数都是父母在他童年时挖的坑!

(2020-11-06 10:42:24)

很多家长都对孩子的“叛逆”头痛不已。

总想找一些什么办法来“修理”孩子们。

实际上,孩子叛逆是好的开始,如果父母把握好了,对孩子受益一生;如果没有把握好,可能就会害了孩子。

对于青春期的叛逆,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曾经历过,只是身为父母的我们已经无法真正地理解一个孩子的感受。

我们都以为孩子的叛逆是突如其来的,一切的美好都被打碎了。

其实是过往的回忆与经历,让孩子对父母的行为早就积压了很多的不满。

一旦从依赖父母的宝宝长到拥有自主意识与力量的青少年,童年的教养经历往往决定了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现。

换而言之,孩子的“反抗”,都是父母一步步逼出来的。

01

叛逆,来源于童年的压迫

“凭什么要听你们的?”面对父母的要求,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会如此“顶嘴”。

认识一位妈妈,她说不知道该如何跟孩子相处了,根本不听管教了。

以前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只要吼几句或者吓唬一下,就会立马听话,这个办法屡试不爽。

可自从孩子上了初中后,慢慢的发现孩子不再听话了,就好像变了个人一样。

https://p8.itc.cn/images01/20201106/ac03f14ed43e4da08905cf2a7565f7a4.jpeg

放学回家闻到妈妈的饭菜,应该是许多孩子最爱的事,可她儿子不这样,一回家就对妈妈的饭菜挑三拣四:

“怎么又吃这个菜?你就不能做点好吃的吗?”

有时候吃饭,那位妈妈想跟儿子聊聊学校的事情,开口问不上几句话,儿子就不耐烦的说:

“你又说吃饭的时候不要分心,还老问我问题干嘛,还能不能好好吃饭?”

听到孩子这句话,妈妈也急了:“我是你妈,我就有权利问!”

孩子更是不该示弱,对妈妈嘶吼到:“我都长大了,怎么还这么管我!”

最终的结果大家可想而知,只能不欢而散。

其实,青春期的逆反,源自于孩子“不想再受人摆布”的心理,而它的源头是童年期的“施压式教育”。

当孩子还小时,父母强迫他听话,命令他服从指挥,他只能照做,因为他没的选择。

当孩子长大后,自我独立意识开始越来越强,他就会在“压迫”下“反抗”!

于是青春的孩子就会反过来“和父母对着干”:

那么,你敢打他骂他,他必然以牙还牙,“叛逆”的状况只会愈演愈烈!

02

疏远,来源于童年的缺失

太多父母,因为错过了陪伴“有效期”,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孩子眼中不太熟的“陌生人”。

今天你在陪孩子的问题上所偷的懒,明天就会变成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你脸上。

去年,闺蜜跟我讲起了在她家庭聚会上发生的事情。

本意是为了给奶奶过生日,其实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可意外还是发生了......

正要吃中午饭的时候,舅舅的女儿也从学校火急火燎的赶回来为奶奶过生日。

她的到来为接下来的不愉快埋下了伏笔。

吃饭的时候,舅舅看到女儿的到来更加高兴了,不停的为她夹菜,也在试着和女儿说话。

女儿只顾低着头吃饭,舅舅抛来的话茬,都是用一个字“嗯”来敷衍了事。

http://p2.itc.cn/images01/20201106/217e627a76994306b162a3b40422e69a.jpeg

闺蜜一开始以为孩子就是不善言谈才会如此,但没想到饭后她和别人聊起天来长篇大论。

期间舅舅也试图冲破隔阂一次一次的搭话,但结果永远让他失望。

最后,失望至极的舅舅,劈头盖脸的训起来:一年到头回家一次,都当你爸是空气吗?

这次,女儿终于抬起头看向了舅舅,平静的说道:“我上学的时候,你有陪我谈过心吗?你去过几次家长会?知道我喜欢什么吗?”

舅舅瞬间懵了,一个字都答不上来,女儿继续说道:

“我妈一个人照顾我这么多年,现在还来责怪我不贴心、不陪你吗?对不起,我和你根本就不熟好嘛!”

原来,世界上父母与孩子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爱你,而是“我和爸爸不熟”,疏离得犹如一个陌生人。

青春期孩子的疏离,不是源自长大后的冷淡,而在于长期不被父母陪伴的童年经历。

03

顶撞,还源于童年的不被尊重

有一次亲戚来我妈妈家吃饭,正好赶上我放假回家。但这次回家,让我觉得倍受侮辱。

当时妈妈翻出我小时候的照片与亲戚们一起观看了。

有我三四岁时光着屁股的照片,有我露着肚皮的照片,有我大哭的照片......

这些照片从我小学开始,就时不时被爸妈拿出来"展览"。

虽然那时候我还小,但身为女生,多少会有点不好意思。

自己看那是美好的回忆,但被外人看到,就是不堪回首,而是带着厌恶和气愤。

于是我当着亲戚的面,和妈妈吵了起来,后来我俩三四天没说过话。

那时候,我就暗暗发誓,如果我有了孩子,不管男女,都不会这样对待他们!

http://p1.itc.cn/images01/20201106/d1818838133e401fb7d5b1d288151eb5.jpeg

我们常说:“人要脸,树要皮。”这里的人,不仅仅单指成年人,小小的孩子也有羞耻心。

一旦父母没有顾忌到孩子的“自尊”,那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如破碎的镜子,即使修复,伤痕也很难抹去。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最大,亲子关系一旦有所缺失,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最为严重的创伤。

人们总把孩子在青春期的各类行为归为性格叛逆、不成熟、受同伴的负面影响......

其实真实原因在于,我们总是聚焦于问题,却忽略了自身。

孩子在幼年时期,心理和情绪上都需要父母的关照与满足:

父母及时的回应,能给予安全感;

父母真心的赞美,能增强自信心;

父母有效的陪伴,能增进亲子情。

年幼时的回忆,将埋藏于孩子性格养成的土壤根基,成为影响其一生的人格底色。

卓育英才:进入青春期后各种叛逆的孩子,多数都是父母在他童年时挖的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