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育英才:“我被骗的好惨,爸爸妈妈亲手挖坑逼我跳1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很多家长将其作为自己教育孩子的“法则”,信奉孩子只有吃够足够的苦,才能无坚不摧的面对这个世界。
或许,从小吃苦、受过挫折的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更容易硬撑,也更容易成功。
可是,人为的“挫折教育”只会适得其反。
昨天晚上,我看到朋友的老公在微信上,发个了孩子坚持跑到终点的照片。
从照片中,我能看出孩子的努力和辛苦,就顺势点了个赞。
我在下边留言到:这是孩子学校有运动项目吗?
朋友看留言然后,和我私聊了事情的经过。其实和学校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孩子爸爸的一时兴起。
前天,朋友的老公为了锻炼孩子的受挫力,就想带着十六岁的孩子去跑步。
当时,孩子一听就觉得是个“坑”,当场就拒绝了,一点面子都没有给爸爸。
爸爸一看硬的不行就来软的,跟孩子说如果跑完全程,就奖励他一个礼物,这个礼物孩子来定。
即使面对这么大的诱惑,但孩子意志如此坚决,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爸爸。就这样,爸爸挖的坑,孩子跳进去了。
在出发前,他跟孩子有个约定:
在此期间,无论发生什么事,要靠自己的力量每天走完全程。
爸爸还跟孩子说:
你知道爸爸为什么要带你跑步吗?爸爸希望你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有毅力的人,所以,你一定要坚持下来,你如果这么小都能坚持下来,以后很多困难你自己会克服的。
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挺顺利的,因为有新鲜感在或者礼品的刺激,孩子能坚持。
但是跑到一半的路程,这些缥缈的东西也就随之体力的消耗不复存在了。
是的,孩子闹起了脾气,说什么都不坚持了,觉得自己被爸爸坑了。
他刚开始鼓励孩子坚持,随后话语中带着逼迫,带着威胁:
今天早晨你不是说我们可以坚持到最后的吗?只剩下一点就不跑了,之前的努力你都白费了,懂吗?
如果你不跑完,那你今天就躺在公路上睡吧,你睡吧,我走了。
终于,在他的鼓励和逼迫下,孩子坚持着到达了终点。
然后就有了爸爸发朋友圈的事情。我还记得当时的配文是“看到孩子坚持跑完5000米,我潸然泪下。”
可是,在眼泪的背后,有多少是为了孩子的坚持?又有多少是为了自我的满足?
诚然,挫折教育很重要,能增强孩子的逆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更好地适应残酷的社会。
但是在进行挫折教育的时候,很多父母却很容易走进误区——伪挫折教育,人为地给孩子刨坑。
故意“挖坑”,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挫折教育。可坑孩子的又何止这一家?
不久前,上海的一个小男孩没完成作业,竟然被亲爸在凌晨3点半送到火车站做乞丐,还给他一个碗来“要饭”。
这位爸爸是想让儿子在艰苦的环境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令人欣慰的是,还好小孩子没出什么事情。
在我们的身边其实也有很多这样的家长,打着“为孩子好”的幌子,故意设置种种的障碍来考验、磨炼孩子,美名其曰“挫折教育”。
对于孩子来说,这不是磨炼,而是折磨。
真正的挫折教育是指,家长在孩子遇到苦难时,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失败和困境,并在遭遇挫折时想办法去应对和解决,而不是累加孩子的挫败感。
我记得有一次在光和青春天生骄傲的课程现场,需要几位孩子上台展示自己的才艺。
前几名孩子不是秀舞蹈,就是展示歌喉,简直震撼了全场。
由于他们的出色表演,却无形中给最后一名孩子带来了压力。
本来这位孩子也准备了一首歌曲,前段唱的很好,但还是忘了词,孩子瞬间楞在了台上。
台下的妈妈和老师们见状,都跑到了台上,先后给了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妈妈在孩子耳边轻轻的说:“别怕,我和你一起唱。”
最后,一曲精彩的大合唱,完美落幕。
父母要和孩子一同面对挫折,做孩子的坚强后盾,他才会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这才是挫折教育的核心。
孩子有了爱,才能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困难。然而孩子的爱,来源于父母。
这样,孩子才能练就一颗金刚不坏之心,才能抵御成长中的风霜雨雪才会有底气跨越一次又一次的难关......
最终成为内心强大,无畏艰险的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