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育英才:“初三女生眼中的爱情”刷屏!正确的恋爱观,对孩子有多重要?

标签:
家庭教育教育亲子沟通青春期教育育儿 |
关于爱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昨天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热点新闻:#初三女生眼中的爱情#。
或许很多人都会说一句“小孩子懂什么?”
但她却比我们很多的成年人都要分析的更要透彻,理解的更深刻:
爱一个人,就要对他(她)负责任。爱,是负责任,是长久,是忠诚,而不是小说电视剧中的缠缠绵绵,恩恩爱爱的各种浪漫。
这件事的起因是,老师布置的作文题为“原来我们不懂爱”。于是滕霏同学就从吵了一辈子的爷爷奶奶入手,就写了这篇引人关注的作文。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下原文(点击看大图):
老师不禁感叹:“小小年纪,很会观察和思考,对爱情的理解比很多成人都要深刻。”
爸爸更是直言:“以后她找对象我们可以放手不管!”
看过这篇作文的网友们都自叹不如:“看了这名初三学生眼里的爱情,才发现原来真正不懂爱的是我们!”
在接受采访时,滕霏爸爸这样说:
我们不反对她谈恋爱,就是怕遇到不好的男孩子,所以一直以来有机会会跟她谈谈爱情的话题,告诉她什么才是“爱”。
在生活中,我们似乎很少与孩子谈论爱情,更多的时候作为爸妈的我们都不好意思开口。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孩子谈恋爱简直就是禁忌,是孩子们绝不能踏入的区域。
很久前,我听闻过一件有趣的事情。
沈阳某个高中的女孩,其父亲为了防止她早恋,从她初中开始,就给她增加饮食的分量。
女孩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却在肥胖中度过。结果是,她整个青春期,没有一个追求者。
而当女孩为此无比苦恼时,父亲才想着或许应该停手了。
中国家庭,最缺的是恋爱教育,与其一味地无效反对,不如在适当的时候告诉他们:
孩子,你谈恋爱可以,我不反对,但你一定要有原则和底线!
孩子一旦有了原则和底线,将一生受益。
电影《怦然心动》中,影片中小女孩儿朱莉第一次见到邻居布莱斯,就被这个小男孩儿那双如天空般湛蓝的眼睛所吸引......
女孩朱莉对邻家男孩布莱斯一见钟情,她围绕着布莱斯,热情地表达爱意,女孩父亲并没有制止朱莉。
朱莉的父亲,时时关注朱莉的成长走向,在其迷惘时,及时给与启示,鼓励和安慰。
当布莱斯触及朱莉的自尊,女孩为此伤心时,爸爸就跟朱莉讲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理念:
一幅画不仅仅是各个组成部分的叠加。牛本身不过是只牛,草地不过是草和花而已,阳光透过树木不过就是一缕阳光。不过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就会产生魔力。
不同于大多数的中国父母,在听到十几岁的女儿说到自己喜欢的男生时,朱莉爸爸并没有说教或者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他只是用引导性的语言去告诉女儿观察事物的真相,去拥有自己的判断。
朱莉起初并不理解爸爸的话,直到一天下午她爬上了梧桐树,看到了远处的风景,朱莉才发自内心地领略到了其中的含义。。
此时,在朱莉的眼里,晚霞、云彩不是孤单的,它们是和周围的一切连在一起的,她看到的是全世界。
有人恰如其分地评论道:“健康的爱情源于健康的家庭教育。”
我不得不说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真的非常大。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们的榜样,尤其在孩子小的时候,无法分辨对与错,是与非。
《奇葩说》中有一期辩题是:该不该支持早恋?
杨澜说:它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它是对彼此的尊重,是负责任的,是有明确的底线。
蔡康永说:最好的支持不是干涉,只要没有伤害到别人,每一分感情我们都应该去尊重。
他们都提到了“尊重”这个词,也就是说,家长在孩子早恋这件事上的干涉和阻挠,实质上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和不信任。
聪明的父母,绝不会用对峙的眼光去看待这件事,而是通过爱的过程,引导孩子拥有自爱及爱人的能力,树立健康的爱情观。
当我们的孩子迎来这个时刻,与其排斥、压制、责骂,不如接纳、引导、陪伴,堵不如梳。
好的父母,应该正确地认知爱情、积极地引导孩子,和他们一起面对和探索未知的世界。
在情窦初开时,有开明的父母陪伴,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