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育英才:暑假别再让孩子玩手机了,后果远比你想象的更严重!

标签:
家庭教育教育亲子沟通青春期教育育儿 |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4.84亿。
其中,12岁到16岁的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
研究表明,游戏成瘾的患病率约为27.5%。
去年七月份腾讯也出示了一份数据:
高达94%的学生都会玩游戏
55.9%的学生表示:喜欢玩游戏,游戏就是我生活的调味剂
仅有6.3%的学生是不喜欢玩游戏
正值暑假,有不少孩子抱着手机、电脑,在游戏的陪伴下度过假期生活。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对自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妈(爸爸)我想玩手机。
不同的家长面对孩子同样的请求时,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而大部分的家长都会回答孩子“那就玩一会儿”。
所以,暑假期间,很多孩子会因此沉迷在手机世界里,上瘾而不能自拔。
这样的数据一出来,令不少家长感到诧异并且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有人说,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而暑假,就是集中毁掉孩子的时期!
前几天我家里有事,爸妈叫我回趟家。
忙完事情后 ,我跟我妈妈坐在门口摘菜准备午饭,这个时候我注意到邻居家的孩子,他今年九岁了,长得非常可爱。
每次我回家后,只要他看到我就不停的黏着我问这问那,说个不停。
和我聊在学校的趣事,和同学调皮的事情
或者让我解答不会做的暑期题
又或者他看了哪一本书,觉得很有趣,和我分享
可是,此时此刻,眼前的他跟以前很是不一样。
他从家里出来,坐在门口的门槛上,低着头,手里捧着手机,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
“干嘛呢?”我以为他没有看见我,我就喊了一下
他头也不抬:“我玩游戏呢,你也玩吗?是什么级别?”
他的指尖不断地滑动屏幕,盯着手机,还时不时的爆粗口,说是队友不给力,打的跟渣渣一样。
我本以为他见到我会很高兴,可没想到的是他找到了“替代品”,而这个“替代品”让他无法自拔。
除了手机,他仿佛对其他事物没有任何兴趣。怎么到了暑假,他就变成这样?
妈妈告诉我,因为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在上班,没有时间照顾他,可能是对孩子的愧疚吧,就给孩子买了一部手机。
从头到晚,不是玩游戏,就是刷视频,玩的不亦乐乎。
妈妈也告诫过孩子的爸爸妈妈,可他们说:“只要孩子听话,不要乱跑,呆在家里就行。”
没错,孩子确实做到了,一直呆在家里......
他们不知道的是,游戏偷走了孩子的时间,消磨了孩子的意志,摧毁了孩子积极的态度。
手机好玩,孩子当然知道。
即便有一定自制力的成年人,在手机面前也未必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手机的使用时间,玩游戏也会停不下来。
成年人一天不玩手机,心里就不舒服,其实,这已经跟网瘾没有区别了。
更何况是没有自制力的孩子呢?
所以,孩子一旦拿起手机,如果家长不加以管控的话,孩子便会不知疲倦的玩下去。
此时,如果让孩子继续玩下去,显然是错误的,这样只会加重孩子对手机的依赖。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做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来转移孩子想要玩手机的欲望,让孩子明白,除了手机以外,其实还有更多好玩的事情。
在这个越来越信息与技术化的时代,让一个人彻底摆脱智能手机、电脑已变得不现实。
但是希望你能告诉孩子,无论玩与不玩,手机就在那里,但时间、梦想不一样,一不留神,它就真的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