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卓卷教育:

(2018-11-09 14:14:50)
分类: 家庭教育

前几日,接到一个家长的微信留言。

喋喋不休地诉说孩子的种种不感恩、不领情、不懂事,把妈妈的一片好心当成驴肝肺。

原来,这位家长有一个14岁的女儿,母子关系很紧张。

孩子对来自妈妈的关心基本不接受,经常发生激烈冲突:

妈妈给孩子做的早餐,孩子一口不吃,宁肯在路边小摊自己买早餐。

(孩子喜欢吃快餐。可妈妈不喜欢,说那样不卫生,没营养,坚持要孩子早餐吃鸡蛋、喝牛奶。)

孩子去上学,妈妈看到下雨了,给孩子送雨伞。但孩子宁肯走路回家,也不让妈妈来接。

(孩子愿意和同伴一起走路,但你妈妈不放心,一直坚持接送,孩子意见很大。)

通过跟家长的交流,大力老师感觉到,这是一位控制欲极强的妈妈,恨不得自己的一切想法都要让孩子接受,对自己的孩子不放心、不信任,不放手。

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妈妈对孩子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让你少操心、少走弯路、少受伤害。

“不听话”,是这位妈妈的口头禅。

“不懂妈妈的心”,是这位妈妈的最大的委屈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b9uCciaevPXDeAPAkMh87uE6ca9y77bxdlZicia3vW5d69ppezia3wMA9S02CRQADcLjRnzAsN5GmpnRDq3YvsX7KQ/640?wx_fmt=jpeg之所以很多家长对孩子越好孩子却越不领情,在于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合理的教育,或者,教育的方式错了。


每个人都强调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所以一旦别人直接否定自己的想法时,就是出现自我保护,即便自己知道自己这样做并不好,但是还是会固执己见。

比如刚刚做好的饭非常热,孩子着急吃,就夹了一口,结果烫到了嘴,这时候家长看到了直接教育孩子:这么着急干什么,干什么都是毛毛躁躁。

这时候可能就会激起孩子心中的不满:我就毛躁了,怎么了,烫的是我的嘴,又不是你的嘴...紧接着一场恶战就开始了。

所以在给孩子建议或是指出孩子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要抱着指责的态度,我们的目的是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所以先不要让怒火把理智的头脑冲昏了。

把指责转变为关心的分享经验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比如刚刚的吃饭问题,当看到孩子因为着急烫到嘴的时候,可以先主动关心一下孩子,有没有烫到,可能孩子会回一句,有点烫。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告诉孩子,下次吃东西的时候不要太着急了,否则可能会得不偿失。

母亲抚养孩子,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当然是应该的,这是做家长的义务和职责所在。

但同时,家长也应该让孩子知道,他也有自己的义务和职责,他们应该尊敬父母,态度和善,努力学习,而不能只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动不动就发脾气,把父母当成仆人甚至仇人。

如果只知道前者,而不知道后者,可能只会培养孩子的毛病,最后自己反倒会被自己的付出反噬。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b9uCciaevPXCV4mB9GvdVaeOppnQPPRO7MBoLMyHMAXZPvYNH58f0llz5Q8kFD3u15VKUZM0nLAF2fiaUlnKaJZw/640?wx_fmt=png

为人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好不是让他丰衣足食,而是教给他做人的道理。

不管是亲人还是陌生人,当接受成为习惯,你的付出也就成了理所应当。

一个小女孩跟妈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离开了家。

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她才感到肚子饿了。可是,她翻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小女孩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没关系,我请你吃。”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

“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

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给她吵架?”

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想要改变亲子交流的方式,父母应该少伸“食指”,多竖“拇指”,少一些指责和命令,多一些欣赏和肯定。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b9uCciaevPXABichcxkoXXQb0wKXNL4mC43WgUtxCSbZ1bibMUhZicvy9DkibuJ3B7lcqTrmiasg36M8Me3O3qXwOfxw/640?wx_fmt=p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