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卓卷教育:喜欢做这件事的父母,亲子关系会越来越糟糕!

(2018-09-06 14:01:43)
标签:

家庭教育

亲子沟通

青春期教育

育儿

卓卷教育

分类: 家庭教育

说起唠叨,很多朋友都会想起《大话西游》,甚至是看过多遍。而这部电影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和罗家英饰演的唐僧是分不开的。青春期教育问题,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卓卷教育”(ID:zhuojuanbj)在剧中唐僧的“啰嗦”和“唠叨”,其武力值丝毫不亚于孙悟空的金箍棒!大家对此深有共鸣,因为谁都不愿意被唠叨!

虽然说电影有一点夸张的成分,但谁都想摆脱这种“孙悟空”式的苦难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成人之间较少出现唠叨,就算你遇到一个非常唠叨的人,总会找出各种借口进行躲避,各位家长遇到孩子青春期叛逆教育问题,可以拔打400-900-0153 详细为您解答遇到的困惑,让自己的耳根清净,实在不行,还可以使出“第三十六计”来。可是,如今的孩子可就没有这样幸福了,遇到唠叨的父母,真是和孙悟空一样,无处可逃!

之前逛街遇到我和家人一起出去玩,女儿玩的时间太长出了很多汗,我一直在强调:

“把头发绑起来,就不会这么热了啊。”

“你看,那个妹妹绑了头发多凉快。”

“天啦,你这头发湿的,我都不想看了。”

“汗巾都用完了,快把头发绑起来!”

“头发贴在脸上,这样很舒服吗?”

喋喋不休的碎碎念惹恼了女儿,冲我咆哮:“你别说我了!”

同行的朋友也提醒说:“对啊,你老说绑头发,我都快受不了了。”

被朋友这么一说,我才恍然醒悟,这一路,因为自己强迫症,忍受不了女儿湿头发贴在脸上的样子,我像只蚊子一样,不停的在孩子和朋友面前,嗡嗡嗡的叫,如果换做是我,应该早就一巴掌把这蚊子拍死了。

谁忍受的了,耳边上一直有噪音呢。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06/3f648c30bc9a40e38641e942239c863f.jpeg

父母的爱和关心,一旦成了枷锁,再稚嫩的孩子,都会使出洪荒之力逃跑。

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近感被唠叨磨灭,再教育,实际已经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父母过度啰嗦,还会失去孩子的尊重。

在家庭里,父母是权威者,至少是受人尊敬的。有一种父母,会失去被人敬爱,那就是啰嗦。

认识一位妈妈,她说不知道该如何跟孩子相处了,总觉得自己是吃力不讨好。

她儿子今年九岁,在上小学,明明孩子才九岁,但从她儿子的行为来看,表现的一点也不孩子。

放学回家闻到妈妈的饭菜,应该是许多孩子最爱的事,可她儿子不这样,一回家就对妈妈的饭菜挑三拣四:

“怎么又吃这个菜?你就不能做点好吃的吗?”

有时候吃饭,那位妈妈想跟儿子聊聊学校的事情,开口问不上几句话,她儿子就不耐烦的说:

“你又说吃饭的时候不要分心,还老问我问题干嘛?”

对于儿子的表现,她很踌躇。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06/6045c798daf34444b27f9d2d48b56a69.jpeg

听完那位妈妈的话,我说,你话不多啊。

她听我这么一点评,频频点头赞成:“是啊是啊,可我儿子就嫌我烦,她觉得我爱说废话。”

我问,比如是什么废话?

她说:“提醒他要多读书,多看书,不要老是看手机,打游戏。”

听完我忍不住呵呵笑出声了,这也是我小时候最讨厌妈妈说的一句话“多读书,多看书。”

每次只要妈妈一念这句话,我就心生反感,她越是让我多读多看,我越是不想看。其实心里明白她是在提醒我,关心我,但反反复复,天天念叨,就是让人很烦躁。

父母反复念叨一件事,是特别消耗孩子耐力的。耐力好的孩子,能左耳进右耳出,耐力不好的孩子,就只能顶撞父母,出言不逊了。

碎碎念,也是在损耗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权威。权威削弱了,父与子母与子之间的敬重,自然也会随之不见了。

话痨型的父母,是非常吃亏的,掏了心,还得不到孩子的认可。

其实,不管是父母,几乎所有身份的人,说话都该有所保留。

“杯满则溢”,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相处,就是点到为止,保持适度的界限。

对孩子,少念叨几句,亲近还在,权威还在,爱自然也在。

青春期教育问题,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卓卷教育”(ID:zhuojuanbj)

卓卷教育:喜欢做这件事的父母,亲子关系会越来越糟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