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卷教育:同样的道理,父母说给孩子就是不听,换“外人”来说就接受呢?

标签:
家庭教育亲子沟通青春期教育思维导图卓卷教育 |
分类: 家庭教育 |
青春期教育问题,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卓卷教育”(ID:zhuojuanbj)
很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同样的道理,跟孩子不知讲了多少次,可他就是不听,而换身边的人一说,孩子就点头接受了,让父母们挫败又困惑。为何出现这种情况?
但天下没有不懂事的孩子,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长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比说得有道理重要得多。
“讲道理”是很多家长喜欢的一种教育方式,一直以来被正面推崇。但人们也往往发现讲道理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没用,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他的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24/34ffe12a884c40e9af40cd8084f90543.jpeg
我跟朋友的女儿讲了一个道理,例如:“你可以真实地向父爸爸表达自己的情绪”,女儿点头表示理解的时候。
朋友在旁边恨铁不成刚地说:“这个道理我给你讲了很多次了你怎么就是不听?非要别人讲你才听?”
孩子听了这样的话,更加觉得委屈和压抑了,她脱口而出:“你从来就没有理解过我,我为什么要说给你听?”
像这样的例子非常常见。
很多家长都说:“我和别的孩子都能沟通的很好,唯独和自己的孩子沟通不好!” 或者很气愤、迷惑地问我:“为什么别人都能听进去我说的话,只有我的孩子不能?”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是因为,同样一句话,当和孩子自身生存无关的其他人说的时候,孩子听到的是话语的内容本身。
例如,一个大哥哥以关心的语气对孩子说:“你这样整天玩游戏对学习不好”,孩子听到的就是“整天玩游戏对学习有影响”这样一个事实。
而当一个和孩子自身生存、利益密切相关的,家长用别样的语气说出同样一句话的时候,孩子听到的首先是家长不高兴的语气。
在孩子的世界里,这种不高兴的语气马上会被翻译为:“我不喜欢你了”,“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而和玩游戏没有半点关系。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24/1a6387da7fa94004abed511847f2f61b.jpeg
在上一代的父母中,直接这样说话的也不在少数。这一代的父母虽然不一定会直接这么说,但是语气中可能会让孩子做出这样的解读。
当老师教导孩子的时候,老师有的时候会影响到家长的态度,所以老师的态度和孩子的自身利益也有间接的相关性。所以老师讲道理的效果介于家长和其他成人之间。
当孩子把家长的所有讲道理都听成“爸妈不喜欢你了”的时候,孩子就进入一种恐惧的状态。
这个时候他们不仅听不进去家长讲的道理,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专注能力都会大打折扣。
教育孩子以大道理压人,强迫孩子接受来自家长口头的“道理”,这是在使蛮力,是思维懒惰和粗糙的表现,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问题之扣越系越复杂,越系越死。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24/6913e470c0434657b516d4f03ec9296a.jpeg
一旦孩子认为父母因为自己而不快乐,或者自己会失去生存依靠,那么孩子就会启动紧急状态试图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生存危机。而这种解决生存危机的方法通常是孩子自己发明的,有的时候和家长的意愿背道而驰。
在很多家长的世界里,如果孩子不听自己的教育或者劝导,而听别人的教育,就代表孩子不尊重自己,不敬畏自己,只喜欢别人而背叛了自己。
但是,正是家长的这种“你必须听我的否则就不是不尊重我”的态度,阻碍了孩子真正听见家长说的话的内容。
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明确自己的角色非常重要。家长的主要任务是给青春期的孩子提供安全依靠,给孩子做积极榜样。有的道理,该让别的人讲,就得让别人讲。
一个要好的朋友或者同事,或者比你孩子年龄大的小孩,甚至是陌生人,说的话可能都比你说的有用。
这不代表孩子不尊重你或者不在乎你了,正相反,正是因为孩子太在乎你对TA的评价,所以才听不进去你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