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搞定“青春期叛逆熊孩子”

标签:
育儿青春期教育家庭教育 |
分类: 家庭教育 |
听到很多爸妈这样抱怨过:我的孩子小时候懵懵懂懂,对我说的话总是照单全收,为什么到了青春期以后,小绵羊开始变成小刺猬了?孩子总喜欢用批判怀疑的眼光看世界,这该怎么办呢?相信这个问题愁坏了不少父母,那么,一起看看专家们推荐的几大法宝吧!
http://www.zhuojuan.net/UploadFiles/FCK/2015-06/201506302RXB4FZN4L.jpg
变说教为身教
觉得孩子太小,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所以喋喋不休的“念经”给孩子灌输N多大道理。其实,比说教更有力的是身体力行,示范做给孩子看。记得哦,不要把温馨的家庭变成天天说教的课堂,多说不如少说多做,做给你的孩子看吧,孩子一定会与你更亲近。
变命令为商量
习惯使用命令句:“你应该睡觉了,听到没有!”“去收拾你的房间!”“关电视,做作业去!”在孩子的眼中,家长永远处于强势的地位,而孩子处于弱势,所以不得不服从。但是当孩子青春期的时候,他会对这个世界有他独立的思考,对这种带有强制性的命令开始阳奉阴违,或公开反抗。那么这时候,不如放下家长的架子,换成和孩子商量的方式,用温和的口吻和孩子说话,但同时又要明确自己的底线,哪些问题是可以让步的,哪些问题需要坚决Say NO!
变否定为肯定
爸妈们总是容易在无意中习惯用否定句来否定孩子,比如“你可真笨,连这么简单的题也不会做。”殊不知这样的负面标签会让孩子感到自卑,进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我就“不好”给你看,看你怎么办?!事实上,再优秀的孩子也不可能不犯错误,作为父母,我们身上也不可能没有一丝丝缺点,我们为何不放过孩子不好的一面,抓住好的一面给予他肯定呢?
变唠叨为关爱
知道么,习惯性的唠唠叨叨,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灭顶之灾”!语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如多去尝试下身体语言与爱的行为。交给孩子任务时,拍拍孩子的肩,表示信任;孩子有了好的行为,给他一个赞许的微笑;孩子刚到家,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晚睡前给孩子额头一个轻吻,表示一天的告别。这些细微的举动都会让处在青春敏感时期的孩子感受到来源于父母的关怀与温暖,相信无条件的爱足可以软化孩子与你的对立。
变管制为放手
中国的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做不好,所以习惯替孩子去做、去插手管理孩子的事情。殊不知这样的管制,反而让孩子失去了责任感,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过度的依赖。家长一旦不管,孩子便如脱了缰的野马。该放手时要放手,该信任的时候要信任,给孩子犯错锻炼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
变主角为配角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是不是总习惯于站在前台,不断“指挥”着孩子的成长?其实,在有些时候移身幕后,让孩子上台主演未必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同时也赋予孩子承担责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