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父母如何打造高情商孩子

标签:
家庭教育情商提升教育 |
分类: 家庭教育 |
情商一词早在1995年首先被提出来,情商主要包括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和人际关系管理的能力。香港富商李嘉诚曾讲到,在他经商的经历中,有助于他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对他的成功起着很大作用的是“情商”。那么情商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作用?情商包含着哪些因素?我们如何培养一个高情商的孩子呢?
首先,培养孩子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
情绪是什么呢?情绪就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认识自身的情绪就要引导孩子准确地感知、理解自己的喜、怒、哀、乐。
一些家长不理解孩子情绪发展的复杂性,他们希望孩子总是开心地微笑。孩子一哭闹,他们就会近乎神经质地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其实,这样孩子就失去了体验更丰富的情绪的机会。家长有必要让孩子尽早体验并丰富这些情绪。有时候需要让孩子体验一下买不到心爱的玩具的失落,体验一下被小朋友拒绝的沮丧,体验一下被大孩子欺负的痛苦,体验一下被成年人认可的喜悦,体验一下被人嘲弄的郁闷……这一切体验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熟悉和体验各种情绪,特别是那些负面情绪。
其次,锻炼孩子管理情绪的能力
管理情绪的能力也就是通常说的要让孩子做情绪的主人。管理情绪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压制情绪。第二方面是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要善于把握表达情绪的分寸。
一些家长在批评、惩罚孩子的时候,不允许孩子辩解,不允许孩子哭泣,甚至连孩子表达出一些不满情绪都不允许。恰当的做法是,当批评孩子的时候,允许孩子辩解,让他讲出自己的道理,当孩子受到惩罚的时候,也应该允许他哭泣。我们不是希望孩子没有愤怒,而只是希望教给他如何恰当地表达愤怒。只有在不断的表达中,孩子才能逐渐学会表达情绪的合理的方式。
再次,磨练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这一能力是情绪管理的延伸。经常听到有孩子因成绩不理想而自杀,因老师的几句批评而自我伤害,因家长的误解而寻短见。更有一些优秀的孩子因为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精神抑郁……这些惨痛的教训都表明,孩子们由于受到过多的呵护,抗挫折能力太差,情商太低,最终害了自己,也断送了一家人的幸福快乐。家长要敢于让孩子们去磨炼,敢于让他们去面对失败,要让他们在不断的小失败中成长起来,培养起足够承受大失败的力量。
然后,提升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
人生活在世界上,就一定要和人联系,只有理解他人的情绪,才能真正实现“知己知彼”。一个孩子首先要学会的是观察父母情绪的变化。孩子必须知道父母有高兴,有悲伤,有失望,有愤怒,孩子应该看到一个情绪表达正常的家长。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美化自己的情绪,在孩子面前不流露任何负面情绪,有时甚至强颜欢笑。这对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情绪作假,会让孩子错误地理解情绪,也使得孩子不会观察到你的情绪变化,最后变得冒失而无礼,不利于孩子对于他人情绪的理解,自然也就无法成长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最后,提高孩子人际关系管理的能力
人际交往的训练是从家庭开始的,在家庭内部的良好的沟通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基础,在家庭中体会到爱、尊重、分享等等,就可以促使孩子加深对社会的理解,使他成长为一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快乐的人。
为了孩子更加快乐,我们就要去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他们友爱、协作、大方、开朗、公道、礼貌、自尊、责任心、组织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这让我们看到,情商是可以培养的。只要我们全社会都重视起来,只要我们的家长都重视起来,我们就能培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使他的人生更加和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