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带来意料不到的好处,也许是专业知识的精进,也许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提升,也许是金钱方面的厚报。谁知道呢?
我的母亲曾对币钞类的藏品产生过兴趣,买过一些物件自个儿收着玩。当初纯属一种自发的、朴素的爱好,靡费不多,数量单薄。但就在这为数不多的几件东西里,竟然出现了一样令我们讶异的物件,这就是“人民币大炮筒”。
据母亲言,这件藏品是她于2000年时在商家处购得,花费三千三百元。内容是第四套人民币连体钞,面值从壹角到拾圆,共七百多元,中国长城铸币公司出品,发行量一万套。当年觉得比较特别及稀罕,狠狠心,买下来,说与办公室同事听,还被他们嘲讽奚落了好久。
然而世事难料,这件市场上俗称“大炮筒”的玩意儿,在2010年至2011年间,价格最高时竟攀升至超过40万元。当时流行的“糖高宗,豆你玩,蒜你狠”这些贱物都能被国内汹涌的游资炒得上了天,这种艺术品收藏品类的就更加肆无忌惮,狂热难免了。
发现它的价格这么高企纯属偶然。2010年底的某天,我们一家人去书城闲逛,偶见一家经营邮币的商店,母亲上前随意打听。由于店内无此现货,当店员报出二十几万的收购价时,不仅我们难以置信,连母亲都疑惑她们说的是否就是她所收藏的那件。后来上楼,当另一家邮币店报出四十多万的卖价,惊诧之余,详询之下,才确认了。我们所有人,皆由先前的取笑和质疑变成惊讶和欣喜。
那店主说,09年底才5万,过了一年翻了八倍,不是炒作是什么?但他又说,好好留着吧,将来万一有个啥事,指着它也能扛得过去。这下可好,就因为他这些煽动性言语,再加上母亲和妻子的强烈看好心态,恨不得当传家宝一样传下去,或者她们以为过几年还能再翻个几番,于是,当时任我再怎么搬出市场经济学的常识,说这情势绝不能持久,亦难以复制,找机会赶紧卖掉拉倒,“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大道理也被我引用至尽。但大炮筒已在她们眼中成为优美绝伦的符号,稀有难觅的代表,还反驳我说生肖猴票都涨了十万倍,焉知它在未来就不能与猴票并肩?我无语,遂作罢。
当前些天中国股市正式跌破两千点时,我感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至理又在愈发晦暗的股市天空中循环往复,暗想进场选购的时候许是又到了。于是,再次鼓动母亲卖掉大炮筒然后投资股票。她最终同意了,但妻子仍很反对,预言我终将后悔。
然而世易时移,这两年来全球经济萧条,国内也不例外,许多行业的利润率一跌再跌,大炮筒也从最高峰时的四十几万跌到目前的二十几万。最后联系上的买家出价21万,现场鉴定之后,由于品相方面有点小小的瑕疵,砍掉两千,以20.8万成交。
这笔钱母亲拿五万去做定存,余额让我打理。由于我对人民币汇率的怀疑和风险对冲的需要,在我的建议下,其中兑换了一万美元,余款进场买了某只股票。
针对家人的某些问题,我告诉他们这么做的内在逻辑:首先,我个人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是扭曲及高估的,别看它近来中间价一天一个涨停,凭什么?能持续吗?我怀疑。在这几年已大幅升值百分之几十之后还能涨到像某些专家说的一比五甚至一比四?我更是高度怀疑。为什么要兑换一再注水的美元而不是澳币或加元?我说,因为它是当今世界上制度、资源、国土、技术、军事、创造力、向心力、价值观等等各领域最让我钦佩的国家,综合性国力强过我们太多,不换它的货币那又换谁?尤其在当前人民币勇攀高峰时兑换正合其宜。说它注水,我看吾国的币比它注得更加澎湃。其次,为什么这么多年被中国股市一骗再骗仍要继续?我不知该怎么说,所有世界通行的道理和惯例在我们这里全都失效,全被践踏得无以复加,因此,我只能说,也许,人性中的“贱”可以同吾国股市的“贱”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吧。
当初母亲因爱好而投资的三千多元在少卖很多的情况下仍然翻了63倍,前后十二年,刚好一个生肖轮回。这就是她的大炮筒的故事,前半部暂毕,由它衍生出来的下半部故事会怎么发展,谁又知道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