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目前这个自认为修炼已渐具火候的阶段,仍会犯下一些大违原则的、低级的错误。因为一直对某一家酿酒企业持续关注,前些天当它股价下跌3%的时候分批买进。它的产品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积淀,单位产出无需消耗太多粮食,产品本身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市场售价不算贵,等等。由于有茅台张裕老窖古井等一系列的珠玉在前,它们或是由于品牌响亮,传承有序,或是因为改制顺利,销售畅旺,反映到股价上,就是常年高企,辉煌耀眼。由于这个行业中众多的从业者过得实在滋润,又有中国酒文化的深远影响和庞大的市场响应,于是我在持有茅台张裕之后再次买进这家新的酒企。
    因为近期一直关注,对它将来的内部机制改革,股权激励,营销增长,美誉扩展等方面抱有较乐观的预期,于是趁着某天市价下跌,收于囊中。然而一旦买进之后,却总是感觉美中不足,甚至惶恐不安。辗转犹疑之际,诸般排查,终于水落石清——原来是买得太贵。
    由于愚蠢贪婪轻信,自己在投资一途上走了多少弯路吃了多少亏,是有深刻甚至惨痛教训的。我早就把股票的估值高于20倍叫做火热,高于30倍视为激进,高于40倍定义为愚蠢,高于50倍直接就叫疯狂。而我最近的这一单行为,就介于愚蠢跟疯狂之间。
  
 我把对它的所有美好预期,全建立在一种假设之上:如果这样那样,就会怎样怎样。面对它摆在眼前平淡无奇的财报,回报低下的收益,估值高企的危险,统统视而不见,只一味沉湎于未来的美好,自欺于宏伟的蓝图。
    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和阶段,真的不应该再发生这种事了。相比于某家银行股6倍的市盈率,1.3倍的市账率,16%的盈利回报率,21%的股东权益收益率,4.3%的股息率(扣税后),两者的差别如此泾渭分明,我的这种行为更是让人无地自容。40多倍的估值即便跌掉一半仍是嫌高,6倍的优质资产再翻一倍仍可接受。这时某位伟大投资家的教诲浮现脑海,他曾经说过导致资本永久性损失的三种行为,其中之一就是以过高的估值买进。当想到此处,不由得神灵清明,该何去何从,已不言而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