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典電影《鐵道員》(主演:高倉健)

标签:
娱乐 |
日本經典電影《鐵道員》(主演:高倉健)
一,內容梗概
在日本一望無際的冰天雪地裡,是有1座名為“幌舞”火車站(在日本北方邊境小地方的冷僻支線)。站長:佐藤乙松。
“幌舞”火車站僅他1個人,每天獨自剪票,清掃車站…日復一日做各種瑣碎勤務以及站長該做的一切。
獨生女和愛妻先後亡故,佐藤乙松站長都堅守崗位,數十年不曾間斷耿直地工作。…
“幌舞”曾以煤礦豐產而繁華,無奈現今勢衰,鎮上的人口逐年減少。
“幌舞”支線和火車站將廢停。
老同事杉浦仙次,他已在休閒度假村找到新工作,關心佐藤乙松站長處境;他專訪“幌舞”車站,勸說佐藤乙松站長和他去度假村工作,遭婉言拒絕。對佐藤乙松站長而言,不停不歇、忠於職守地做站長工作,是他的唯一,他不會改行。
一天,佐藤乙松站長如往常一樣送走一趟火車,正在月臺上除雪,面前走來一女陌生女孩,佐藤乙松站長猜想不是鎮上小孩。“今年我就要入小學了”,小女孩手上抱著一個過時的布娃娃;留下它,像風一般跑了。佐藤乙松站長眯著眼目送她,想起自已的女兒雪子,若活著也會長得一樣可愛。
先前,小女孩把布娃娃忘在車站,昨天很晚,另一個女孩來過拿布娃娃;天寒地凍,佐藤乙松站長拿出溫熱的罐裝咖啡請她喝,可那女孩子也把布娃娃給忘在車站。
“站長先生!”又一天,一位穿著高中制服的少女,笑著站在車站的入口處。這是第三女孩,肯定要來拿布娃娃。
此時佐藤乙松站長心想,不知哪家,長得這麼可愛三個女孩。……
高中少女傾聽著佐藤乙松站長說了很多故事: 兩個月便早夭的獨生女...,“幌舞”的舊時繁華...,即將廢棄的“幌舞”火車支線...。在少女面前,許多心裡的話不可思議地一湧而上,讓佐藤乙松站長連火車時刻都差點忘了。
佐藤乙松站長送走了最末一班火車。走回車站,高中少女已擺了一桌豐盛晚餐,她站在廚房的身影,幻成是兩年前去逝的妻子靜枝……。
佐藤乙松站長想起布娃娃,是17年前為剛出生的女兒雪子買的,若沒記錯的話,太太靜枝把它放入女兒的棺木裡了。如果真是這樣,這個少女難道是?…少女的眼中閃爍著淚光,注視著恍然大悟的佐藤乙松站長。
“...女孩是雪子嗎?”
“爸”,雖然難以置信,不過又多麼希望相信這一切是真的。理當已經死去的獨生女雪子來看他了。還讓他看到3個不斷長大的樣子……佐藤乙松站長內心深處築的那道冰雪之牆逐漸融化。
奇跡似的喜悅只是瞬間。仿佛什麼事都沒發生過,雪子走出車站,消失了。
不過,佐藤乙松站長的心被溫柔占滿,彷佛要溢出來。
坐回車站事務桌,提起筆,翻開每天例行的狀況報告簿,一如既往地工整記事,寫下:“本日一切正常”。
最終,佐藤乙松站長死了,他的靈柩被臺上了列車,老同事仙次親自駕駛,伴隨著蒸汽機車的汽笛,列車駛向茫茫雪原的遠方……
二,電影評論
影片的傾訴內容: 佐藤乙松站長看似瞑固執著,但又暗示著人的懷舊情愫。現實中的一針一線引入主人公的人生空間,看似雜亂無章的思緒就如千絲萬縷又在影片最後順理成章,編劇的匠心獨運,小人物的身世命運被剪裁成扣人心弦画面。
影片的背景音樂:《田納西華爾滋》,和時隱時現的口哨穿插在蒼老的火車汽笛聲中,仿佛暗語著佐藤乙松站長對亡女雪子在天之靈的殷殷關切;陳舊的北海道民謠又仿佛低訴被時代車輪淹沒的日本低層人群,感人至深。
影片的詩化色彩: 採用現實和回憶的交叉蒙太奇,引導著觀眾的思維在彩色和淡色中穿插。白雪皚皚中佐藤乙松站長挺骨的黑色制服,協配著雪子小姑娘的紅色鮮豔圍巾以及亡妻靜枝的桔紅棉背心,使得電影情節更加傷感。片中大量運用長鏡頭和無對白的內心戲,還出現了不少日本電影擅長使用的主副表演區,同時進行以及主客觀轉換鏡頭切換等運用純熟技法,致使影片在視覺上為故事增添了亮色。
影片在1999年6月5日“日本電影金像獎”的頒獎典禮中囊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電影音樂、最佳攝影等九項大獎。高倉健還獲得了1999年第23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