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顶溪鸲
白顶溪鸲(学名:Chaimarrornis
leucocephalus)是雀形目鸫科的鸟类,体长约19厘米,是黑色及栗色溪鸲。头顶及颈背白色,腰、尾基部及腹部栗色。雄雌同色。亚成鸟色暗而近褐,头顶具黑色鳞状斑纹。常栖于山区河谷、山间溪流边的岩石上、河川的岸边、河中露出水面的巨大岩石间,有时亦见于山谷或干涸的河床上,在平原地带很少见到。白顶溪鸲有垂直迁徙的习性,夏季栖息在较高的山地,秋冬季下到较低地带,一般生活在海拔1800-4800米间。常单个或成对活动,有时也见到3-5只在一起互相追逐。在岩石上活动或站立时,尾部竖举、散开呈扇形,并上下不停地弹动。该鸟一般不太怕人,但当受惊时即快速起飞,顺河川离水面高约1米左右飞去,飞行能力不强,飞不多远就又落下,边飞边发出“唧”的叫声,尾音拖得较长而音调亦稍高。分布于亚洲中部、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泰国等。见于中国宁夏六盘山,甘肃西北部、西部、东南部、南部,青海东北部、东部、东南部、南部玉树,河西部,山西,陕西南部,河南,四川等地。
白顶溪鸲啄食直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半翅目、鳞翅目等昆虫,大多为水生种类,并兼食少量盲蛛、软体动物、野果和草籽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