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高中2018届第三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科分析报告

标签:
信息 |
分类: 中学物理 |
一、物理双向细目表
题序 |
分值 |
考点及具体知识点 |
设计难 度系数 |
能力阶层 |
|||
一级 |
二级 |
了解 |
理解 (掌握) |
综合 应用 |
|||
第 Ⅰ 卷 选 择 题 |
14 |
6 |
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理解 |
0.8 |
√ |
|
|
15 |
6 |
右手定则,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
0.8 |
√ |
|
|
|
16 |
6 |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
0.7 |
|
√ |
|
|
17 |
6 |
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电源的功率和效率,电容器的充放电问题 |
0.7 |
|
√ |
|
|
18 |
6 |
受力分析,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动能定理,电势 |
0.6 |
|
√ |
|
|
19 |
6 |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速度选择题,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
0.6 |
|
√ |
|
|
20 |
6 |
等量同种点电荷电场中,连线及中垂线上各点电场强度与电势的比较 |
0.6 |
|
√ |
|
|
21 |
6 |
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左手定则,受力分析 |
0.5 |
|
√ |
|
|
第 Ⅱ 卷 非 选 择 题 |
实验22 |
6 |
(1)探究“影响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因素”实验中所采用的的实验方法; (2)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3)“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0.7 |
√ |
|
|
实验23 |
10 |
考查“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涉及器材的选择,实验数据的处理,对含电动机电路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电功率的理解与计算。 |
0.5 |
|
√ |
|
|
计算24 |
12 |
电容器的电容,电势差与电势,电场强度,电场力做功 |
0.7 |
|
√ |
|
|
计算25 |
16 |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的电偏转与磁偏转 |
0.5 |
|
√ |
|
|
计算26 |
18 |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 |
0.4 |
|
|
√ |
二、 试卷总体评价
三、试题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及主要存在问题
(一)选择题部分(共48分,14—18题为单项选择题、19—21多选题)
第14题得分率71%,此题主要考查对电场、磁场、恒定电流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理解。由于对电场强度定义式的理解不到位,12%的同学错误选择了B选项。
第15题得分率45%,此题主要考查右手定则,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25%的同学错误选择了A选项,说明对电磁感应中的电路分析存在问题,搞不清楚MN两端的电压是电源两端的路端电压,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进行计算才行。
第16题得分率49%,此题主要考查带电粒子在圆形匀强磁场区域中的运动问题。20%的同学错误选择了D选项,选错的主要原因是对基本模型的建立不到位,找不到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半径和周期,进而不会计算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第17题得分率55%,此题主要考查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对闭合电路中电阻变化时,各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的变化情况能利用“串反,并同”原理进行简单分析,电源的功率和效率,电容器的充放电问题。26%的同学错误选择了C选项, 错选的原因应在于对电容器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流方向判断不清楚。
第18题得分率58%,此题主要考查受力分析,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动能定理,电势。18%的同学错误选择了C选项,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不能准确进行物理过程的分析和功能关系的理解。
第19题得分率29%,此题主要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速度选择题,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由于部分考生不能正确理解“要使粒子射出a、b板间区域时的电势能比入射时的电势能小”,导致选不出正确答案。
第20题得分率18%,此题主要考查等量同种点电荷电场中,连线及中垂线上各点电场强度与电势的比较。要求考生准确理解该电场的分布特征才能选出正确答案。
第21题得分率24%,此题主要考查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安培力公式,左手定则,受力分析等。此题综合性较强,需要考生先根据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和大小,同时要求考试根据左手定则和安培力公式,以及受力分析确定外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题部分(共16分)
第22题共6分,考查了探究“影响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因素”实验中所采用的的实验方法;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部分同学没有按照题目要求作答。例如:“控制变量法”填成“控制变量”,“减小”填成“减少”,“向左”填成“左”等。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规范答题和按要求答题的训练。本题的正确率并不高,希望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课本的演示实验,加强对实验中涉及的物理思想,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的理解。
第23题共10分,考查了考查“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涉及器材的选择,实验数据的处理,对含电动机电路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电功率的理解与计算。在2问中内电阻的值的错误率较高。反映学生在图像中取值不够准确以及图像斜率表示的意义没有理清(错误认为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阻值)。在3问中输出功率的值错误率也较高。反映对电动机电路(纯电阻和非纯电阻电路)的处理方法没有掌握。
(三)计算题部分(共计36分)
第25题共16分,全员平均5.8分。此题是典型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的电偏转与磁偏转问题。
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规律理解不透彻,应用上出错:第一问用类平抛方法求场强E最简单,却有不少同学用动能定理求解,使解答过程繁琐。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还要提高:第二问中用几何知识求半径R,不少同学算出的结果错误。书写混乱,解答不规范导致化简出错。第二问
http://s11/mw690/0030zmUizy786xzQ2a66a&690
第26题共18分,全员平均分2.3分。本题作为压轴题,涉及到粒子在电场中的类平抛运动和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问题,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高,加上理科综合考试大部分学生总是把物理科放在最后做,时间紧迫,从而学生总体得分偏低。
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作图随意,二是解题不规范,三是简单计算出错,如对θ角的计算。第一小题可以从三个方向着手,一是从类平抛运动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关系求解,这是常规方法;二是运用平抛运动的二级结论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位移的中点求解;三是运用动能定理求解。此题运用第一种方法的较多。第二小题计算N点的坐标,要能画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运用几何关系和对称性才能得到结果。很多同学无法画出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从而无法得到结果。第三小题计算最小面积,是课本中带电粒子射入圆形磁场的延伸,首先要能确定最小的圆形磁场区域,再由几何关系确定最小的矩形面积,本小题得分率低。
2、作图要规范,要尽量用直尺和圆规作图,以便找到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找到对应的几何关系。
四、教学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教学
要夯实基础,注重学生基础知识过关,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克服不重教材、忽略大纲,只重难题、忽视基础的习惯。这就说明高考试卷中有相当数量的考题是考查学生知识面和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这些题只要学生知道并理解有关物理知识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2.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教学
要注意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在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少数学生,而要尽可能扩大教学的关注面,让不同基础、不同学习能力的学习都能有所提高。要区别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学生能力的提高需要一步步的,不能一步到位,立足于全体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不是个别学生技能的升华。
3.注重教学过程,培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对问题的分析、归纳、总结,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要使学生会独立分析从简单到复杂的物理问题,要在独立分析的过程中学会对物理情景的解读、对物理过程的分解以及对物理状态的判断。要加强能力的培养,重在让学生过手。在教学过程中,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句空话,而要真正落到实处。
4. 改进教法、培养兴趣、降低重心
要不断改进教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要加强备课,多研究学生,多和学生本身出发来设计教学。 要将物理课上得有趣,让学生学得有味,做到“润物细无声”;认真备好每堂课,注意物理知识前后的贯通与纵横联系,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把课上活。降低教学重心,实施零起点教学。要照顾全体学生,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教学,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落实到位。
5.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注重基本仪器的使用
加强实验教学,让更多的实验进入课堂。要不拘形式地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动手参与实验,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体验、探究,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除认真做好教材编排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活动外,要积极创造条件,切实让学生多动脑、动手进行实验。
6.重视学生审题、解题、运算、答题规范训练
学生解题的过程就是一个用物理语言表达自己思维,展示物理情景和规律,从而达到解题目标的过程。加强解题规范化训练,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解题规范,有两层涵义,一方面,要求解题思路清晰,思维严密有序,能准确地读题、审题,能将题中的问题转化为相应的物理模型,进行分析,演绎推理,联立方程求解,养成良好有效的解题习惯;另一方面,要求解题书写规范。从考试情况看,部分学生解题表达不很清楚,书写不很规范,今后教学中需继续加强。
2017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