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眉山市2014年度优秀教学成果的通报
(2014-06-20 10:44:03)
标签:
通知 |
分类: 文件通知 |
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于眉山市2014年度优秀教学成果的通报
各县(区)教研室,市直属学校:
为奖励取得教学成果的创造性劳动,鼓励在教学活动中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推广教学成果,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决定对《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实践研究》《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实例导学策略研究》等62项(其中一等30项、二等32项)眉山市2014年度优秀教学成果予以通报。
附件:眉山市2014年度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
2014年6月18日
附件
一等奖(共30项,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
项目名称 |
完成人员 |
所属单位 |
成果 等级 |
1 |
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实践研究 |
朱树明、方爱军、章奇君、 李科英、罗国平 |
丹棱县唐河小学 |
一等 |
2 |
县教研室促进农村初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
鲁建文、曾曦阳、余洪明、 张文华、黄永红 |
青神县教学研究室 |
一等 |
3 |
小学生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研究 |
伍代忠、李建枝、宋锦文、 邓兴明、李志金 |
丹棱县杨场镇小学校 |
一等 |
4 |
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 |
周晓华、钟桂兰、左 宋仕林、唐 |
彭山县第二小学 |
一等 |
5 |
小学家校互动实施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 |
李洪霞、雷玲玲、郑晓梅、 张丽芬、彭艳芳 |
丹棱县城区小学 |
一等 |
6 |
“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内管理的调研报告 |
易胜利、张金华、白建繁、 张 |
彭山县教学研究室 |
一等 |
7 |
九年级化学实验活动的研究 |
梅 余孟刚、廖承红 |
彭山县教学研究室 |
一等 |
8 |
小学习作起步教学的研究 |
何俊辉、李艳玲、倪 岑 |
彭山县黄丰镇中心小学 |
一等 |
9 |
新课程7-9年级识字积累教学与评价策略研究 |
刘礼群、王 赵艳红、钟 |
丹棱县文汇中学校 |
一等 |
10 |
幼儿教师专业基本技能园本提升实践研究 |
黄 周建群、张寒梅 |
彭山县机关幼儿园 |
一等 |
11 |
革新初中物理实验仪器策略研究 |
张 罗玉忠、黄光智 |
丹棱县教研室,丹棱二中,丹棱县张场中学 |
一等 |
12 |
新课改下培养高中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
王 何芙蓉、李洪波 |
四川省丹棱中学校 |
一等 |
13 |
农村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 |
杨 李 |
仁寿幼儿园 |
一等 |
14 |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研究 |
乐 懿、李文斌、陈世兵、 唐贤陆、李 |
仁寿二职中 |
一等 |
15 |
小学生数学课堂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
郑建英、喻霞、何玉生、 周翠娥、易胜利 |
彭山教研室 彭山县第二小学 |
一等 |
16 |
促进“尚美乐学”办学特色形成的策略研究 |
王树明、李鸿莺、冷继国、 蔡 |
东坡区复兴小学 |
一等 |
17 |
有效促进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研究 |
侯华标、杨建福、游杰、 彭雪玲、车承容 |
东坡区象耳小学 |
一等 |
18 |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研究 |
张 毕 |
东坡区罗平小学 |
一等 |
19 |
以崇礼明义为主题的德育教育策略研究 |
谌国良、陈 周 |
东坡区崇礼小学 |
一等 |
20 |
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 |
罗金福、周 李贤玲、刘 |
眉山中学 |
一等 |
21 |
利用网脉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 |
罗继儒、章明植、周 殷淑香、吕雁林 |
东坡区大北街小学 |
一等 |
22 |
高中生物教师开设生物校本选修课程的实践研究 |
毛洪文、何福秀、张微敏、 殷 |
洪雅中学 |
一等 |
23 |
培养农村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
郭银芬、邓 黄 |
东坡区永寿高中 |
一等 |
24 |
眉山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效调查报告 |
吕 黄 |
眉山市教科所 |
一等 |
25 |
农村小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 |
向成福、牟德华、冯银贵、 白艳红、杨 |
东坡区思蒙小学 |
一等 |
26 |
高中物理“学案引导 |
王志宏、彭 季明贵、郑德刚 |
青神中学 |
一等 |
27 |
小学校本课程中楹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
赵中梁、张丽琴、许丽琴、 韩雪融、张家兵 |
洪雅县柳江小学 |
一等 |
28 |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 |
底 王长华、符 |
洪雅县符场小学 |
一等 |
29 |
新形势下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对策研究 |
朱建兵、张贵友、李建明、 周淑容、殷中庆 |
洪雅县实验中学 |
一等 |
30 |
农村高中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
吴建平、江军祥、张家笙、 张 |
洪雅县中保高中 |
一等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完成人员 |
所属单位 |
成果 等级 |
1 |
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实例导学策略研究 |
彭 李 |
丹棱职业高级中学校 |
二等 |
2 |
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 |
刘丽霞、王利云、胡 蒋晓梅、张华平 |
丹棱县幼儿园 |
二等 |
3 |
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验研究 |
李 程玉梅 |
丹棱县张场镇小学校 |
二等 |
4 |
有效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 |
王学英、黄琼丽、彭惠均、 郭红艳、尤海琼 |
丹棱县何场小学 |
二等 |
5 |
小学生学习状态调控策略研究 |
符德昌、徐华、何志勇、 郭继玲、胡文凯 |
东坡区修文小学 |
二等 |
6 |
在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中以机器人为载体的创新教育研究 |
岳自奎、陈洪涛、李智慧、 万照红、王军 |
东坡区眉师附小 |
二等 |
7 |
激发学生良好学习状态课堂策略研究 |
夏建军、叶文彦、刘利勤、 黄明燕、李莉红 |
东坡区悦兴小学 |
二等 |
8 |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研究 |
蔡红斌、马万全、李秀如、 陈光容、胡玲丽 |
松东坡区江小学 |
二等 |
9 |
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促进策略研究 |
何卫东、吕向阳、陈正泽、 申佳红、宋卫红 |
东坡区东坡中学 |
二等 |
10 |
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校本化研究 |
鲁正友、宛国君、侯晓黎、 王淑君、张霞 |
洪雅县止戈中学 |
二等 |
11 |
小学古诗词阅读与欣赏的实践研究 |
李建中、伍兵、牟国洪、 王容、李爱华 |
洪雅县罗坝小学 |
二等 |
12 |
初中理化生研究性学习新途径探讨 |
李久凡、罗阳、杨建军、 毛卫红、郭祥 |
洪雅县余坪中学 |
二等 |
13 |
山区学校班主任工作创新研究 |
田兴全、李学平、李永贵、 张登贵、黄仕财 |
洪雅县高庙中学 |
二等 |
14 |
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快乐成长的研究 |
张小兵、鲜德兵、万桂东、 侯芳、牟代军 |
洪雅县止戈小学 |
二等 |
15 |
提高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新方法初探研究 |
徐志强、杨继元、余帮洪、 尹勇、伍仿萍 |
洪雅县余坪小学 |
二等 |
16 |
农村学校个性化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
陈家能、何明伟、陈勇、 陈加芬、吕琼 |
洪雅县瓦屋山学校 |
二等 |
17 |
对农村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实践及研究 |
王梅、罗容、王旭东 |
洪雅县将军中学 |
二等 |
18 |
山区小学数学梯形化作业研究 |
陈敬祥、陈顺平、梁静、 梁学梅 |
洪雅县高庙小学 |
二等 |
19 |
转化后进生教育模式探索 |
黄强军、王德华、吴云燕、 杨忠彬、常家和 |
洪雅县新庙中学 |
二等 |
20 |
小学数学“1+3”互助学习实践研究 |
刘绍生、王之云、李宪真、 章华平、蒋利 |
洪雅县中山小学 |
二等 |
21 |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研究 |
周尊登、谢明辉、刘 李 |
仁寿县仁寿二职中 |
二等 |
22 |
农村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研究 |
刘勇、梁玉洪、欧高长、 李仲君、何崇文 |
仁寿县成人中专校 |
二等 |
23 |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校企结合”办学模式研究 |
李静明、高小猛、李学东、 熊小聪、刘超 |
仁寿一职中 |
二等 |
24 |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
陈兴、张自力、刘建军、 陈燕、黄礼波 |
仁寿县一中北校区 |
二等 |
25 |
幼小衔接期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
肖碧红、何敏、彭菊仙、 谢晓丽 |
仁寿县幼儿园 |
二等 |
26 |
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研究 |
王华 |
仁寿县文宫初中 |
二等 |
27 |
初中物理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
黄尚斌、王轲、冷观雨、 王崇君、杨琼 |
仁寿县鳌峰初中 |
二等 |
28 |
高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 |
杨倡林、李俊、任建文、 杨建清、董书光 |
仁寿一中南校区 |
二等 |
29 |
初中学生校外自主活动策略研究 |
孟国庆、张燕、周岗、 叶志莲、陈晓琴 |
彭山县第三中学 |
二等 |
30 |
学校教研团队建设的研究 |
唐文红、王惠、张金华、 周承良、梅红 |
彭山县观音镇中心小学 |
二等 |
31 |
小学生习作评改能力的培养研究 |
赵洪亮、宁玉琼、李翔宇 |
彭山县青龙镇第二小学 |
二等 |
32 |
初中快乐化学教学研究 |
林芳、梅红、罗文秀、 马建华、蒋红 |
彭山县谢家镇第一初级中学 |
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