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区材料投放及幼儿数发展的实践研究的实施方案
(2017-07-26 08:25:33)
标签:
教育 |
一、
《纲要》指出:“各个领域的内容应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知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和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成员分析:我组四位老师都是本科学历,其中都是班主任教师,职称均为小教高级、一级职称,一名教研组长,一名年级组长,均有参与课题的经验,因此,我们的团队是一个专业能力较强的团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区域活动是幼儿通过游戏进行的自发学习,是最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整体性的活动,是最尊重幼儿学习发展个性差异的活动,是最符合幼儿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的活动。”
所以,我想借助课题进一步深入进行幼儿园数学区域材料投放,提高教师对区域材料的投放和组织策略。同时,也希望能提炼出一些成果,为我区其他园所提供相关的经验和资料,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数发展发展。
二、课题目标
1、通过与本组的三位教师互相讨论、共同创设符合幼儿本年龄段、可操作性强的数学区域材料。
2、通过研讨实施明确教师在幼儿进行数学区活动时,何时介入活动与幼儿互动,体现良好的指导策略及幼儿的数发展。
三、课题内容
1、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创设“数学区”。
2、科学合理的制定数学区的规则、材料投放及人数控制。
3、教师在数学区活动时对幼儿的指导策略。
四、具体安排
时间 |
内容 |
形式 |
问题思考 |
责任人 |
成果 |
2017年6月 |
区级课题的内容 |
集体讨论 |
切合本园实际 |
闫小静 |
记录、照片 |
2017年7月 |
制定下学期创设的区角 |
集体讨论 |
符合本园要求 |
闫小静 |
记录、照片 |
2017年9月 |
各班区角的规则设置 |
现场观摩 |
幼儿是否明确,会遵守规则 |
闫小静 |
照片记录 |
2017年10月 |
各班区角的材料投放 |
现场观摩 |
合理性、丰富性、操作性 |
闫小静 |
照片、记录 |
2017年10月 |
个案分析 |
专题会 |
幼儿活动时的问题 |
闫小静 |
个案记录、研讨记录、照片 |
2017年11月 |
数学区创设的经验分享 |
集体讨论 |
总结出存在的问题 |
闫小静 |
记录、照片 |
2017年11月 |
个案分析 |
专题会 |
幼儿活动时的问题 |
闫小静 |
个案记录、研讨记录、照片 |
2017年12月 |
观摩数学区 |
现场观摩 |
幼儿的参与性 |
闫小静 |
创设的区域记录、研讨记录、照片 |
2017年12月 |
个案分析 |
专题会 |
幼儿活动时的问题 |
闫小静 |
个案记录、研讨记录、照片 |
2018年1月 |
总结交流 |
集体交流 |
数学区整体总结交流 |
闫小静 |
研讨记录、照片 |
2018年3月 |
总结分析 |
集体交流 |
数学区整体总结分析 |
闫小静 |
研讨记录、照片 |
2018年3月 |
撰写研究报告 |
专题会 |
教师的指导性、幼儿发展性及材料投放 |
闫小静 |
创设的区域记录、研讨记录 |
2018年4月 |
整理个案材料 |
专题会 |
教师的指导性、幼儿发展性及材料投放 |
闫小静 |
个案记录、研讨记录、照片 |
2018年5月 |
撰写论文 |
专题会 |
教师指导策略 |
闫小静 |
论文稿 |
五、课题的保障
1、积极开展数学区活动,细心观察了解幼儿,做好记录分析活动情况,争取每人有相关研究的论文。
2、加强过程管理,做好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