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学习工作计划
(2020-04-06 10:32:53)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王增运个人及工作坊学习工作计划
2019年,我有幸被评为陕西省第六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在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陕西省教育厅和陕西省教科院为我们第六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提供了专业成长和发展平台。为抓住这一良好机遇,是自己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学科带头人,使工作坊团队成为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思政课名师团队,特制定未来学习与工作计划。
一、团队成员基本情况
指导老师:
刘海荣,西北大学附中副校长,正高级教师,陕西省及西安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杨婉丽,灞桥区政治教研员,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陕西省及西安市名师工作室支持人。
陈海兰,西安市政治教研员,高级教师,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及优秀教学能手。
工作坊主持人:
王增运,西安市四十四中政治高级教师,西安市学科带头人,陕西省教学能手。
工作坊坊员:
张春锋,西安中学政治高级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
任艳萍,西安市三十中政治一级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
张先锋,西安外国语大学附中政治高级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
谢婷,西安市第十中学政治一级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
李善婷,西安市曲江一中政治一级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
李应兆,蒲城县桥山中学政治一级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
郭红,延安市实验中学政治高级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
刘先赛,西安市第十中学政治一级教师,西安市骨干教师。
黄青,西安市四十四中政治一级教师,西安市教学能手。
闵小娜,西安市高陵一中政治高级教师,西安市教学能手。
杜晖,西安市周至中学政治一级教师,周至县教学能手。
李婷,周至中学政治一级教师,周至县教学能手。
袁琼,西安市二十五中政治一级教师,市级优课获得者。
许江燕,西安市信德中学政治一级教师,市级优课获得者。
张益彬,西安市四十二中政治一级教师,教育部部级优课获得者。
二、指导思想及工作思路
指导思想: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和思政课教学的系列文件精神为思想指导,以2017版新课标为教学指导。
工作思路:贯彻掠视省教育厅、人社厅关于学科带头人工作坊培养的相关要求,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教学研讨为主要方式,将课题研究与公开教学融为一体,以线上网络平台为主要依托,引领、辐射、带动我省中青年优秀政治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三、个人发展计划
目标:通过一年半的努力,发展成优思想的学科领导者。
措施:
1.坚持每日至少一小时的理论学习习惯。(1)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和思政课教学的一系列文件,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加以贯彻落实。(2)学习指导老师推荐的相关书籍,研读2017版新课标,有效指导自己的教学。
2.坚持听评课的良好习惯,既听导师、坊内成员的常态课和公开课,又听校内外其它老师的课,积极帮助青年教师磨课,在一年半的时间内至少完成30次以上的观课议课活动。
3.积极上好调研课、探究课、示范课、推广课、送教课,在一年半的时间至少完成6次以上的公开教学任务。
4.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力争公开发表两篇以上教学论文。
5.积极参加教师专题培训活动,力争完成两次以上任务。
6.总结自己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完善自己的教学风格(情境教学——情景体验教学——合作探究教学——活力课堂教学——简约化思维活力课堂教学),凝练出自己的教学思想(情·思·活·养教学),谋划出自己的教育观(德养教育)。
四、工作坊计划
目标:打造“政治强、情怀深、思想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名师团队。
措施:
1.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活动教学实践研究》,(1)明确研究内容(活动教学主题、活动教学素材选取与运用、活动教学问题设计与驱动、活动教学形式与途径、活动教学评价等)。(2)将工作坊成员分成小组,围绕研究内容,开展子课题研究,明确各小组研究方向。(3)每个小组结合研究方向,写出一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力争发表。
2.以公开教学为主要实施方式,将公开教学与课题研究融为一体,在一年半实践完成两次调研诊断科、三次探究课、两次示范课、两次推广课。帮助坊员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展大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在一年半时间开展两次社会调查活动、两次模联活动、一次研学旅行活动、一次生涯规划活动。
4.以网络平台为依托,加强教科研交流活动。建立“王增运学带交流群”和“王增运工作坊”博客,坚持周周有交流,月月有主题活动,及时上传过程性资料。使线上工作坊成为线下工作坊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
5.加强与“刘海荣名师工作室”和“杨婉丽名师工作室”的教学联动,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6.建立工作坊成员成长档案,一年半时间,每人必须完成一节公开教学、一个课件与教学设计、一篇教学反思、一篇论文。
7.组织一次工作坊送教帮扶活动。
五、工作步骤
1.工作坊启动阶段(2020年1-2月)
(1)制定工作坊个人计划;确定坊员,明确工作任务、统一认识 ,指导坊员制定个人一年专业发展规划。
(2)开展调查研究,梳理自己和坊员的教学思想和特点,确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3)确定研究课题,撰写课题申请。
2.课题研究与公开教学实施阶段(2020年3月-2021年5月)
(1)课题开题阶段(2020年3月)
(2)活动教学调研诊断公开教学阶段(2020年3-4月)
(3)活动教学探究课阶段(2020年5-9)
(4)学生自主活动实践,社会调研并制作微视频(2020年2月、2020年7-8),生涯规划(2020年6月),研学旅行(2020年8月),模联活动(2020年5月、2020年10月)
(5)
(6)
(7)
六、个人及工作坊成员成长路径
1.学习:
(1)主动学习:每天至少学习一小时,每学期通读一本教育专著,及时做好读书笔记和写出学习心得,定期在工作坊例会上进行读书交流。
(2)唤醒信念:在每位成员心中播下发展型教师的“种子”,从思想上转变,由过去的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变为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愿意做名师的“追星族”,热爱教育事业,有为基础教育献身的精神;愿意成为教师这个行业的带头人,只有这样才能无怨无悔快速成长。
(3)加强修养:踏踏实实从教,做师德的示范者,在教育这块园地里站稳脚跟,潜心育人,和学生平等相处、共同进步。
2.研究:
(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努力形成风格。工作坊将致力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究,逐渐形成各自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每个成员一学期至少撰写1篇有较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一篇教学设计;一次研讨课,一学年在县级、市级或以上做一次示范课或公开课。
(2)开展课题研究,培养有思想的“研究型”教师。每个坊员要参与工作坊确定的课题研究,逐渐形成独立开展课题研究的科研能力,力争每位成员都能“研究出成效”,有更多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各级各类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获奖。
(3)做好帮扶引领,辐射带动效应。要求工作坊坊员经常听课、评课、案例分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工作坊以公开教学、观课议课、组织研讨、现场指导、专题研究、课题研究、公开课讲评、观摩考察等形式对坊员进行培养。首先根据各自学校的计划,通过上好常态课的形式,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其次掌握好一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能熟练的驾驭课堂教学。通过学科带头人上教学示范课,指导徒弟上好汇报课。从而提升工作坊对其他学科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工作室中各成员互相探讨,各取其长,形成引领——发展——再引领——再发展的良性循环。
3.实践:
工作坊成立后,我们将到坊员所在的学校、班级,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录像课、问卷调查等途径,为教育教学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通过坊员自身公开课、到兄弟学校借班上课、研讨交流等形式和活动,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成绩在本校同学科名列前茅,使他们的教学能力有提高,教学效果有提高。帮助工作坊成员在教学风格和特色上下功夫,让每位坊员具有高品位的教育教学艺术,能够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规律,智慧地、艺术地教育学生,灵活地、技巧地驾驭课堂教学,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