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刚老师口译训练法
(2012-04-16 16:49:49)
韩刚老师口译训练用的是CECE训练方法,选用双语材料。是从中文开始,先听中文音频材料,训练脑记,复述中文;然后听英文音频,训练脑记,复述英文;再听中文音频,记笔记,翻译成英文;最后听英文音频,记笔记,翻译成中文。基础差的学员,可以先不用翻译,做复述练习就可以。有的学员会问,双语都听了,再翻译意义不大;其实大错特错,很多学员都听几遍材料,中到英、英到中都还是有问题,而且这些学员的英语水平并不低。很多学口译的学员总是把关注力放到英文上,忽略了中文的表达。所以,CECE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一个训练流程下来,你就能对这篇双语材料充分吸收,好的表达,新的词汇,同义词都能为你所用。你要记住,口译训练是个双语的过程,缺一个环节都不可,训练最好找有双语对照的音频材料(说明:天之聪教育网站每天都有新的双语材料更新)。
口译的学习,脑记是至关重要的,脑记和笔记的分配比例应该是7:3,也就是说70%靠脑记,笔记只占30%,你要把关注力放在脑记的训练上,脑记没有练好,你的笔记是记不下来的,你都没有听懂,记下来的一定是无用信息,反而会干扰你的翻译。笔记是在听懂的基础上,为提醒自己翻译而对脑记的补充,千万不要把关注力都放到笔记上。
另外,要学好口译,脑记和笔记必须达到完美的结合,初学者要努力找到脑记和笔记结合的零界点,每个人的左、右脑潜能是不一样的,左、右脑的记忆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另外左、右耳的听力也是因人而异。确定了自己的左、右耳,左、右脑的听力后就固定下来,左脑听、右脑记,或者左脑记、右脑听,千万不能左脑又听又记,或者右脑又听又记。信息最好往下走,别左、右脑交叉,训练的过程要左、右脑同时开工。对译员记忆压力最大的是并列成分和数字。记忆力的训练方法有图片法、影像法、定桩法、联想法等技巧(依据不同的材料选择不同的记忆方法)。英文和中文的脑记也是有差别的,英文的逻辑性比较强,一个句子只有一个谓语动词,不可能出现两个谓语动词,其他的要么是ing形式,要么是ed,要么介词短语等形式,脑记你只需记句子的逻辑结构就可以,必须进行逻辑的切分。相反,中文的逻辑性不强,流水句较多,要把关注力放在“的”字的后面的内容,“的”字后面的内容永远都是最重要的,是核心内容,要是翻译起句子的地方。
脑记解决了,就是笔记。韩刚老师的T型笔记体系,是现在外交部译员的笔记训练体系,韩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完善和升华,更加浅显易懂,适合初学者,容易上手。这套笔记法是从上往下记,核心词放在左边,介词用括号括出,翻译的话,从下往上,从左往右,从括号内往括号外翻译,一目了然,不用再花时间去想该从哪里起句子,而且不会出现倒句子的现象,翻译一气呵成!掌握了笔记的方法,就是笔记技巧的问题了,韩刚老师的笔记符号不多,常用的也就30多个,而且特别的形象,容易理解,容易记住;笔记并不是听到什么就记什么,这样你永远都记不完,因为信息是稍瞬即逝,什么词都记,你不可能记下来。你需要了解动词、形容词、名称、副词、介词、非主干成分等的记法,都有笔记口诀,哪些需要记,哪些不需要记,一定要弄明白,什么都记,你永远记不完。
学口译,需要掌握英语的同义词,因为英文是一种怕重复的语言,同一篇文章同一个意思,下文出现必须不断的换词,这并不是作者故意卖弄辞藻,而是英文语言习惯;例如说到中国,不可能通篇都用CHINA,可以是BEIJING,也可以是The
second-largest
economy等等,你必须学会辨别。但是翻译成中文,必须九九归一,都翻译成“中国”,要不然就不是中文,一会翻译成“中国”,一会翻译成“北京”,一会翻译成“第二大经济体”,读者会被你绕晕,而且还不明白意思。视译对口译的学习也至关重要,是口译学习必不可少的,很多学员一味的训练脑记、笔记,忽略了视译的练习;其实学口译,最好先训练视译,你看着翻译都有问题,更何谈听后再翻。所以,视译是学口译的重要环节,通过大量的视译,你能掌握更多的同义词、固定表达、口译砖块。英文的视译也是有技巧的,英文一句话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形式不外乎()()(
)V(
)()(),以谓语动词为核心,从后往前翻。有时间地点的,先翻时间地点,遇到逻辑连词,要从逻辑连词引导的句子起翻。被动语态、ING形式、“
”专有名词等都有技巧。另外,口译分脑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跟读,也就是所谓的“影子训练”,跟读的原则是滞后5-9个单词,太少的话,会影响你后面的信息处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