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吉春亚“语文味”课堂》有感

(2012-07-24 22:18:52)
标签:

读书

吉春亚

语文味

 

 

读《吉春亚语文味课堂》有感

 

安徽淮南  曹绪娟


 

 

       走近名师,方知自己渺小;品悟专家的课堂,倍感自身的不足。近日,读了吉老师的《吉春亚语文味课堂》一书,感慨颇多,受益匪浅。这本书是吉老师多年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也是她对语文教学的独到见解。书中有吉春亚老师对语文味的思考,有她的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有充满语文味的教学设计以及专家对吉春亚老师教育教学的点评。语言朴实,字里行间浸润着浓浓的语文情怀。

      她倡导的语文味不只是简单的字、词、句、段、篇的训练,而是在教学中经历对语言的感悟、品味、应用和拓展的过程。正如于永正老师在此书序中写道:粗粗浏览《吉春亚语文味课堂》一书,到处可以品味到“语文味”的气息。语文味表现在扎扎实实的字词教学之中,表现在教材恰到好处的语言切入点处,表现在语言背后的意蕴之中,表现在语言的表达和转换中,表现在语文学习方法的习得中,也表现在让学生用笔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过程之中……课堂中,孩子们的心灵被语言文字的魅力深深感染,孩子们被拨动的情感之弦奏出悦耳动听的生命乐章。

     吉老师认为不同年段的孩子语文学习内容应有所侧重,其语文味的内涵随着年级的递升而变化。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味,侧重于识字写字和正确朗读;中年级的语文味,是在继续巩固字词的基础上,侧重于表达能力方面培养的启蒙性实践;而高年级的语文味,则侧重于文本如何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表达自己的情感方面的引领。吉老师正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进行语文教学,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必备的语文素养。我觉得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对于语文味的素养追求,吉老师铭记于永正老师的教导———“语文课是不是具有浓浓的语文味,关键还在老师。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语文意识,有了丰厚的文化积淀,较高的口语和书面语言能力,才能使教学满堂生辉,才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在读书方面,她提出了理读”、“类读”、“阔读”、“品读的一系列做法,告诉我们只有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才能为上出浓浓语文味的课奠定扎实的基础。在写作方面,她的做法更值得我们青年教师效仿:一是从粉笔生涯中理出一点头绪,对精心设计的教案或搜寻的资料做一番梳理。如一节课上完后记下点滴收获;听完课后立即记下情况分析;看教育文集,并注上点评;或者一有思路就马上列好提纲......二是写下水文,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写作,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超越学生的接受水平,同时又是写给学生的堪称楷模的习作。三是思考生活现象,记录微妙人生。久而久之,教师的语文素养便会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则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进一步提升。

      细细品味吉老师的语文味课堂教学策略———品语言魅力、走运用主线、促情感共鸣、有文化积淀,短短20个字,浓缩的全是智慧。阅读吉老师大量的课例实录、教学片段、教学设计,这样的策略运用得恰到好处。正如余小刚所说:我以为吉春亚老师的课,蕴涵着教者对当代教育的清醒认识,强调以语文素养的丰富提升生命质量;注重通过言语的实现,达成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课味纯正浓郁,课境清新淳厚,精致中显典雅,清逸中藏健丽,淳正雅丽是其主要教学艺术特色。”

     杜甫有诗云:清词丽句必为邻,豪华落尽见真淳。我想这不仅仅是吉春亚老师课堂艺术的写照,也应该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的无限追求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