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园松阳-----木岱坑·客家山民

(2013-08-25 11:55:15)
标签:

旅游

越好

客家

山民

松阳

分类: 田园松阳

http://s2/bmiddle/a44175d6gdff0cad1be2a&690
    裕溪乡木岱坑村,坐落在离裕溪乡政府10公里的小搽源的最里面,经过小搽村,一条蜿蜒的水泥路曲曲折折绕向大山的森林深处,村口的几颗上百年的大树忠实地每天迎接客人的到来。木岱坑与云和的金村乡交界,四周山林环抱,绿树成荫。大约500多村民,100多户人家,基本上沿着两条清澈的溪流分布而居,“木”成为了该村民居的主要角色。这里的村民大多是清朝初期由福建汀州地区迁入,从此,他们在这里世代居住,繁衍生息,但是从来也没有改变他们汀州人的生活习惯。

    与石仓汀州移民有很大不同的是,木岱坑人可能不像石仓人会经商做生意,大量积累财富,因此也没有见到留下大批的大屋和雕梁画栋的古民居。他们勤勤恳恳以山为伴,以田为耕,过着田园般的农耕生活。虽然同为汀州人的移民,但是,他们相对独立,与石仓、南坑源等汀州移民有大山阻隔,似连非连,似断非断,坚持着自己的生活理念和生活习惯。与汀州移民相同的是,他们都很重视对子女的学习和教育。六七十年代,虽然当时普遍不是很重视教育,但是,木岱坑人就是让孩子带番薯、洋芋也要让孩子去上学,木岱坑人孩子的入学率是最高的。八九十年代,当时教学网点还没有撤并,许多老师都很喜欢到木岱坑小学任教,一是教学点条件还不错,另外村民对教师的重视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还有许多有眼光的家长就已经悄悄滴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学,能考上大学、中专的在整个裕溪乡是最多的。这当然要归功于客家人的耕读风气,也是木岱坑人勤勤恳恳,朴实养家的传统。

    木岱坑人勤劳淳朴,就像一头勤劳耕作的黄牛。我曾经在裕溪乡工作好多年,在我的映象中,木岱坑人是最不与人强争理由的,有什么困难总是自己默默地克服,政府给他们的政策和支持他们总是十分的感恩,永远记在心里。老书记黄世进就是最为典型的。要真说起来,我是有点内疚的。作为村里的书记,老黄是最信得过,最忠实的书记。97、98年,为了做成一条通村的机耕路,就是凭借着政府每公里1·8万元的补贴,村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出工出力,当时的村支书老黄不知开了多少会,做了多少工作,村民每人集资。为了客观公正,老黄也“得罪”了一些村民,但是,机耕路通了,村民都说老黄功劳是最大的。老黄以后又带领村民于03--04年做了康庄公路,这也是老黄任村支书完成的最后一件大事。05年我开上了康庄公路去看了老黄,他很高兴与我说起了村里的变化,我也为老黄骄傲和自豪,更为木岱坑有这样的老书记而高兴。06年当我再一次去木岱坑,老黄已得了重病去世,我无言以对,只怪自己太疏忽,这样的老朋友不能在他生前送他一送,只有默默地给他老伴留下500元钱,祝愿他在天堂好好安息,以弥补他在世的劳累。欣慰的是老黄的儿子很有出息,已经成长为人民公安的派出所长。

     木岱坑人大多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园,七八十年代他们以种粮吃饭,靠山养家。虽然田比别人少,但是山比别人多,靠山上的林木、油茶、毛竹出厂颇丰;九十年代,他们开始种香菇,做一些木材加工;进入2000年后,开始知道山村的优势就是环境,开始村庄整治,开发笋竹林,上山采箬叶,为城市人提供包粽子的最生态的材料,生态越来越好了。用不了几年,这里一定会成为人们喜欢的优美村庄的。我祝愿他们生活越来越好。


http://s8/mw690/a44175d6gdff0d1ab08f5&690

http://s11/mw690/a44175d6gdff0d4c618d0&690

http://s16/bmiddle/a44175d6gdff0d989e77b&690



http://s11/bmiddle/a44175d6gdff0db721f88&690

http://s4/bmiddle/a44175d6gdff0dd793aa0&690

http://s4/bmiddle/a44175d6gdff0df1678a5&690

http://s8/bmiddle/a44175d6gdff0e2ddd00b&690

http://s16/mw690/a44175d6gdff0e6268ca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