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2019-04-16 09:28:42)
标签:

芙蓉镇

王村

溪州铜柱

土司行宫

酉水

分类: 湘鄂
芙蓉镇本名王村,属永顺县,因上世纪八十年代刘晓庆和姜文主演的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而一炮走红。而真实的王村,除了名气,它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国之重宝“溪州铜柱”就藏在这里,还有着奇特的自然风光,人称“挂在瀑布上的城市”,值得我们为它跋山涉水。
沅陵到芙蓉镇距离并不远,但因分属两个地区,又在武陵山中,交通极为不便,之间只有破烂狭窄的乡道相通,我们乘坐的中巴车挣扎了三个小时才到达古丈,差点没赶上芙蓉镇的末班车。
路上随拍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酉水河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现在都没搞清楚这些工具是干什么用的?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夹皮沟里的古丈县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芙蓉镇,门票80。其实这里可以逃票,很多人都在下午七点景区工作人员下班后进来看夜景,芙蓉镇的瀑布夜景也是出了名的。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我们住在景区里,早上的芙蓉镇寂静安宁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据说,这才是正宗的刘晓庆米豆腐,来一碗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这个场景很眼熟,姜文刷标语的地方吧?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王村地处当年湘西溪州土司统治的核心区域,土司印迹无处不在。
关于溪州土司王朝,有这样一段资料: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溪州刺史彭瑊开始经营世代基业,后晋天福四年(939),彭士
愁起兵反楚,楚王马希范派刘勍率大军镇压,史称溪州之战。次年,交战双方议和结盟
,立铜柱划疆而治,建立土家族土司王朝,统辖上、中、下溪州,又龙赐、天赐、忠顺
、保靖、感化、永顺及懿、安、远、新、洽、富、来、宁、南、顺、高等20州,号称靖
边都誓主,设都城于会溪坪(酉水河岸)。从表面上看,土司王朝所辖区域属中央王朝版
图,受命中央王朝,实则土司王朝在辖治上有很大的独立性,可内置官吏,拥兵自统,
世代承袭,具有高度的自治权利。是古代地方民族自治机构。
溪州土司王朝自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历经梁、唐、晋、汉、周、宋、元、明、清
等九个王朝,历28代, 袭任35世,历时818年,直至清雍正六年(1728年)对土司政权实行“改土归流”结束。溪州土司王朝统治溪州(酉水流域)长达八百余年之久,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了酉水流域社会轶序的相对稳定,使土家族这个民族的特点得以保存下来,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符合当时酉水流域人民的利益。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摆手堂,土家人跳摆手舞的地方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铜柱园,讲述了土司王彭士愁和地方长官马希范达成盟约,和平共处的故事,我们千里迢迢就是奔它而来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芙蓉镇全景,人称“建在瀑布上的城市”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酉水河。王村在西汉时为酉阳县治所,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达洞庭,自古为永顺通商口岸,有“楚蜀通津”之称。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瀑布边有一大片古建筑,据说是土司王的行宫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行宫里展示的“湘西匪事”,有《乌龙山剿匪记》的里那些风云人物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重宝“溪州铜柱”真身,放置在专门的纪念馆里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溪州铜柱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截:“后晋天福四年(939年),溪州刺史彭士愁与当时占据湖南的楚王马希范发生溪州之战。彭士愁战败后于后晋天福五年(940年)与马希范议和,把战争的经过和议和的条款,镌刻于铜柱之上。铜柱重5000斤,高4米,形为八面,中空,内实钜钱,柱端覆盖铜顶,铭誓状于铜柱之上,立于会溪,宋天禧二年(1018年)重立时,又羼刻了一些土官衔名。清中叶,柱上铜顶被盗,沉于江心,柱内铜钱亦被人以饴粘钱殆尽。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永顺府知府张曾扬建亭保护。民国年间亭被毁。”铜柱的铜质,精纯光润;八面所镌颜、柳体阴文,虽经千载风雨洗刷,霜雪蚀磨,仍清晰如初。溪州铜柱是研究土家族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土家族视铜柱为神物。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桂湘漫游:芙蓉镇和溪州铜柱

附: 溪州铜柱铭文译文(程哈训译):
天福五年,农历庚子年五月,楚王(马希范)召天策府学士李弘皋说:“ 我功业显赫的祖宗昭灵王(马援),于汉建武十八年在龙编这个地方平定了叛逆征侧,在象浦立了铜柱。”
 铜柱上铭文写:先祖(马援)身披金甲,号令森严,铁骑所向披靡。立下赫赫战功。子孙相继到现在已经八九百年了。先祖知他的后代绵延,家族兴旺,是值得庆幸的事。然则这八九百年的好运数(指马援平征侧立铜柱的事),如今昌盛在楚国吗?“现在五溪已初步安定,各部头领都已经归附了。以前天子把他的高尚品德行为、诸侯的功勋、出兵征讨这些事绩,有碑文记载下来,将事绩载入史册。立出所要表彰的标题。以这种形式表示对下的恩惠和信任,树立典型。照着前人的作法,为我记下来。”
弘皋按楚王的意思,记下其事:
 传说盘瓠六个儿子进入五溪。照他们的风俗习惯,聚族而居。居住的地盘和牂牁接境。上古的时候,对离京都远的蛮夷,只要按时朝贡,臣服于王,不生异心。中古时期逐渐采用笼络、控制手段,使之成为藩属。对他们的首领善意称呼为“精夫”;一般的呼为姎徒。
汉代时,宋均(调补辰阳长),置地方官治理这个地区;五溪这个地区稍宁静些。
唐代时覃行璋作乱,朝庭派杨思勖平乱,后开辟了辰、锦二州。近来豪强大族,放纵不法之徒,嚣张横行,祸害百姓。顺逆自如,好坏由已。
 溪州官彭士愁几代承袭,职掌溪州军政大权。对老百姓恩威并施;又能理解王的恩惠和劝勉。所以百姓顺从,管理溪州历时长久。这并不是受德教感化,也不是书信警告、恐吓所收的效果。不辜负大国的期望,也不苦害百姓。他有自知之明,因此对上对下才能和睦相处。不多久,忽然有空子可钻,便不安分起来。我王每次表示宽容、包含,加以迁就、忍让。(蛮人) 渐渐侵犯边界,逐步深入。劫掠百姓,侵犯辰州、澧州。守土官受到威胁,老百姓不得安宁。彭士愁不起了祸害老百姓的心,出乎意料不遵守息规约,挑起了事端。那知纵火的人结果是惹火烧身。
 这时候正当晋天子初创大业,仰仗他的威望和仁德,以文昭王(马希范)美好称号,继承武穆王(马殷谥号)的良谋善策,命我王(马希范)开天策府军事会议。派有作战经验的将官统兵。朝廷战备物资准备充足。方要声明出兵征讨,但又想到国家清明安泰。再说这偏僻落后的溪州地方,可等待安抚、开导。然而边境守土的将官向皇上反映,请求派兵。于是(楚王)派刘勍为主帅,带领军队,又派出协同作战的将士,出兵攻讨。鸣钲击鼓,一场激战。 喊杀之声惊天动地。溪州兵败,弃了州城,上了高山,凭险扎寨抵抗。山高路险,以为只有鸟飞,人不能上。而刘勍一心遵照朝庭制定出奇制胜的策略,神不知鬼不觉地,跨沟壑,攀悬崖,登临险要处察看。在要冲地方,用竹木架成梯形栈道。他们水源断绝了:砍柴、放牧都不能通,他们粮道断绝。(溪兵) 顽强抵抗,不甘心解甲投降,岂肯情愿放下武器。彭士愁儿子彭师杲只好代父表示诚意求和。自缚作为人质。楚王怜悯他转变态度,准许他们投降,并对他们加以安抚。殷商诸侯崇侯虎归周:孟获事蜀的事例,都是以德惠感化,以威望服人。 楚王又说,古时对叛逆者才出兵征剿;臣服的要用怀柔政策。不劫夺他们的财物;不贪占他们地盘。前王的典故事例,就是后代定吉凶、祸福用蓍草和龟甲巫卜一样使人信服。我伐叛怀柔,怎敢不以前人为榜样。夺财贪地之事,实在不愿做。于是仍依前奏,授彭士愁溪州刺史,加检校太保。他的儿子及文武官吏,全复原职;都有不同的赏赐。使他们安心任职。开仓放粮大赈贫民。将州城迁至平坦地方。溪州将佐,衔恩载德,受到感化。请立铜柱为誓约。
唉!王的军队,是重谋略,不为杀伐。(兵)不用锋利的刀杀人:(士)不喊劳苦。肃清五溪的叛逆者:慑服南方的少数民族(百越)。治理好地方:保卫好家园。你们不要扰害农民:不要烧房屋;不要伤害砍柴、放牧的人:不阻碍交通。不要依仗凶山恶水地势险要;悬崖绝壁,无路可通。我(马希范)承蒙先王遗留下丰厚的国力,对你们不苛刻要求,增加负担。你们应感到天地最为仁慈,要怀着安定、抚慰心情,永不生变。如违背了誓约,就是欺骗了神灵。要告诫子孙:保护好你们同族同类。立铜柱作为依据。不要忘了先圣先贤的训诲,铜柱上铭文刻下来。一定要遵奉祖宗的教导。弘皋按照楚王的旨意,恭谨作出颂词:
昭灵王铸铜柱留下丰功伟绩,手执干戈征服了南方少数民族(百越)。
楚王铸铜柱是为了保护老百姓,不花大力就平定了五溪。
(你们)不要依仗五溪地势险恶,王的军队奋勇当先象走平地-样。
不要认为五溪人多势众,王的将士争先恐后轻轻一踏,就象春冰一样碎了。
 溪州人民惧怕王的威力,又感到王的恩惠,情愿抵押人质,弃暗投明,归服王化。
 请在铜柱上刻下誓言,以告山川鬼神,永远保佑子孙千秋万代。
 .........马希广奉教监临铸造
天福五年,正月十九日,溪州刺史彭士愁与五姓弃暗投明。大众提出条件,喝血酒发誓。楚王省略- 些内容,刻于铜柱一角。
右立下条件作为凭据:溪州地区,自古以来从无违悖行为。天福四年九月,蒙王庭发兵,征讨反叛之人。凡是我所管辖的地方,将本管诸团百姓,军人及父祖本分田场土产,归给朝庭管理。本州大乡、三亭两县没有正规的税课,时有额外加增,归顺以后,请照旧额缴纳。(旧 额是溪州负担得起的)不许边界的团保军人,百姓乱入诸州境内抢劫、掳掠、欺诈、偷盗、拐骗户人。凡是王庭差遣运送货物、收买溪货、幕僚人员采伐土产,不许互相包庇
占有。五姓的主要人,州县的官员有罪,由本都上报惩办。如果没有别的罪名,请不要发兵征讨。如有违背誓约,愿受大军征伐。-心归顺,永远服从朝庭。上对三十三天神灵,下有地神作证。
楚王曰:你们能恭顺服从,我不向你们征税、征役。你们州的钱粮、租税,自己供养:州的兵士也不抽调当差。以后永远没有战争的忧虑。能保百姓安居乐业:农民安心生产、不受侵扰。天地神灵,我的诚意神灵可以监督。
 (以下七姓主首十九人署名(略)。请看铭文后载)
天晋天福五年,(农历庚子年) 七月甲子朔十八日辛已铸;八月甲午朔,九月壬寅镌;十二月王辰朔二十日辛亥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