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秋巡:安阳老城一日游

标签:
安阳彰德府文峰塔韩王庙昼锦堂 |
分类: 豫 |
喜欢安阳。
这个上古时期商朝的都城,后来唐代的相州,宋代的彰德府,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多年前的偶然一访,就被它的内秀、大气深深吸引,匆忙中,去了殷墟及远郊的修定寺塔和万佛沟石窟,意犹未尽。这次从林州方向上太行山,便特意在安阳停留,希望重温当年的美好感觉。
然鹅,好花不长开,好感不易持。与如今的大多数城市一样,这里也在搞所谓的“街道提升改造”,宽阔的大街被挖了个稀里哗啦,处处都是蓝色的工棚,路都走不顺当,我们当即傻了眼,一时竟不知该往哪里去。
翻开地图,好在安阳老城还比较安静,看看小景点也不少,好吧,我们的热情就安放到这儿了!
安阳老城在安阳城中心地带,因为地势开阔平坦的缘故吧,老城没怎么拆除改造,倒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了,地盘还挺大,但确实破败,冷清。
高阁寺,原名大士阁,因建在砖砌的高台基上,所以又叫高阁寺。史料记载,高阁寺原是建在宋朝州廨内的飞仙台上。宋朝韩赟治相州时,曾扩建州廨。宋仁宗至和年间,魏公韩琦治相州时,益作亭堂园池。规模宏大,建筑壮观,曾有“雄于河北”之美誉。
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二子朱高燧封赵王。《明史》记载:“朱高燧恃宠,多不法,又与汉王高熙(明成祖之次子)谋夺嫡,时时谮太子。”因此,几乎被明成祖杀掉。反倒是皇太子(后之明仁宗)力保方才幸免。仁宗即位后,将高燧封到彰德(安阳),俸禄二万石。是年(1425年),以彰德府署改建为王府。现仅存高阁寺为其旧迹。今存高阁寺乃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重建,清朝乾隆和光绪年间重修,通高20余米,重檐歇山式,琉璃瓦顶,台基高约8米。南面为正面,设石阶32级,拾级而上可登台。可惜今天没赶上开门,无缘一登。
彰德府城隍庙,又名威灵公庙、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地处老城中心,是安阳市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悠久、保存完好的道教建筑与礼制建筑群。
城隍庙里正在举办民俗展览,免费参观,布展丰富,介绍详尽,非常不错
韩王庙与昼锦堂,位于老城东南营街路北,也称韩魏公祠,是古相州人为纪念北宋三朝宰相韩琦修建的生祠。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年),元代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重修,现大殿系清康熙三年(1664年)重修。
昼锦堂是韩琦任相州知州时,在州署后院修建的一座堂舍。并据《汉书•项籍传》“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句,反其意而用之,故名“昼锦堂”。原址在高阁寺一带,到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彰德知府冯忠移建到现韩王庙旁。此处门票20
——完——
前一篇:太行秋巡:晋城玉皇庙
后一篇:太行秋巡:林州黄华山和红旗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