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2018-10-28 10:29:25)
标签:

青莲古寺

晋城市

古泽州

唐建

唐宋彩塑

分类:
“醉美”第一站是晋城青莲寺。寺庙毗邻晋城市(古称泽州)东南十七公里的珏山景区,背靠高山,前临丹河,危岩险构,风景佳绝。寺庙初创于北齐时期,名“硖石寺”,创立者为高僧慧远(为区别东晋时的慧远大师,人们称为小慧远)。唐代咸通八年( 867年)寺院重修并赐名青莲寺,取“清静无染”之意,成为净土宗道场。由于地势逼仄的缘故,寺院曾多次重建和异地扩建,现在的格局分上、下两寺,相距里许。上寺创建于唐太和二年(828年),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被赐名“福岩禅院”,修习禅宗。明代时福岩禅院复称青莲寺,与下寺合称“青莲寺”至今。
漫长古老的历史,传续不断的香火,丰富精美的遗存,古青莲寺理所当然成为文古爱好者趋之若鹜的圣地。
也因为头绪太多,担心遗漏,行前我们还拟出一份宝物清单,方便一一看来。
下寺:正殿内七尊唐塑;南殿内五尊宋塑和唐宋金古碑;院后唐代慧峰大师灵塔;院前明代舍利塔。
上寺:唐建藏经阁;宋建释迦殿、殿内4尊宋塑及殿周石柱上的题记墨宝;释迦殿前两座唐代石经幢及寺内众多的古代碑刻;两厢观音阁和地藏阁及里面的宋代明代塑像。
准备虽充分,却事与愿违,青莲上、下寺早已被文物旅游部门把持,寺内古殿全部关闭,保安如临大敌,对游客各种限制,不让参观,不让照相,(那我们买了门票进来看什么啊),态度乖张蛮横不可理喻。后来我们猜测,这大概与近期文物界质疑青莲寺修缮佛像的举动有关。
呵呵,不管怎样,我们的游学活动仍很顺利愉悦。不准照相,网上高人作品多的是,按单收纳,存此欣赏!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介绍上说的热闹,就是不让你看,如之奈何?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先外观,上寺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下寺望上寺,护坡很悬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上寺俯看下寺,临水偎山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爱塔传奇老师开讲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秋意渐浓,美景在眼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文物介绍:
下寺建筑简单,南北两座佛殿为清代重建,两殿里面的唐、宋彩塑和几通古碑价值很高。
山门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正殿(北殿)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正殿里面的七尊唐塑:中释迦牟尼佛;二弟子迦叶、阿难;二菩萨文殊、普贤;佛前二供养人。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阿难尊者,佛弟子中“多闻第一”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迦叶尊者,佛弟子中“苦行第一”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文殊菩萨,座骑青狮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普贤菩萨,座骑白象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南殿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中间五尊宋塑,周围明清塑像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与正殿唐代彩塑内容一样,宋塑仍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只是省略了供养人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明清塑像和碑刻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唐代慧律法师灵塔,在寺院后面的墙外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舍利塔,藏式砖塔,建于明万历年间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上寺比下寺规模大,文物更多,中轴建筑依次为山门、藏经阁、释迦殿、大雄宝殿;两侧为偏殿和附属建筑,以观音阁和地藏殿最为重要。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藏经阁,被爱塔传奇老师推断为唐建,理由十分让人信服。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藏经阁正面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藏经阁背面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藏经阁二楼的“角神”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插播——迄今官方确定和爱塔传奇老师推断的几座唐代建筑:
山西省五台县佛光寺东大殿(唐大中十一年,857年)
山西省芮城县广仁王庙正殿(唐大和五年,832年)
山西省泽州市青莲寺藏经阁(推断唐代,唐大和七年,833年)
山西省五台县南禅寺大佛殿(唐建中三年,782年)
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196窟檐(唐景福二年,893年)
山西省长子县布村玉皇庙前殿(推断唐代)
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推断唐代,唐乾宁五年,898年)
山西省大同市善化寺普贤阁(推断唐代,唐贞元二年,786年)(缺图)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宋建释迦殿及殿前的两座唐代石经幢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释迦殿石柱和门框上题记很多,如果时间允许,和古人交流一定是件愉快的事情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围绕释迦殿的古碑,密密麻麻。还好,这个关不住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释迦殿大门紧锁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释迦殿内的塑像4尊,还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缺迦叶像)。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背座的观音像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据说这就是引发争议的修缮前后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最后一进大雄宝殿,近年重建,这是唯一开门不限的殿宇,可能是为了方便人们捐功德吧!
院落里几棵古树生色不少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东厢观音阁(罗汉堂)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里面的观音和罗汉塑像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五百罗汉名号碑,应该是最全的了吧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西厢地藏阁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地藏阁里的地藏菩萨和十殿阎罗塑像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太行秋巡:晋城青莲寺

附慧远法师事迹:
慧远(523—592年),隋代高僧,为地论宗重要代表人物。俗姓李,祖籍敦煌,后迁居上党高都霍秀村(今泽州县霍秀村)。自幼丧父,与叔同居。13岁出家,16岁随湛律师赴邺学法,博读大小乘经论,后从大隐律师学《四分律》,学成后返回高都,在故里结室为庵,创立道场,讲经说法,注疏佛教经典,草创硖石寺,即今古青莲寺。周武帝灭北齐入邺废佛,慧远当众面斥,从此,隐居太行山中静修佛法。三年后,武帝崩,恢复佛法,慧远始出山住持嵩山少林寺。隋文帝开皇七年(587),被首选为统管天下僧民之事的六名德高望重者之一而入京,在大兴善寺主持法事,注疏佛经。后移居净影寺。开皇十二年(592),隋文帝敕其主译经文,刊定辞义。不久圆寂于净影寺,终年70岁。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大乘义章》、《大涅磐经义记》、《十地经论疏》等20部100余卷,为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慧远非东晋净土初祖慧远,后世称为净影寺慧远、净影慧远。与天台智顗大师、嘉祥吉藏大师,并称为隋代三大师。

秋游青莲寺

201810 晋城)

莫道太行险,千年结佛缘。

幽林倚塔影,危岩托青莲。

白云生唐阁,红叶舞宋殿。

何时还香火?梵音满秋山。

 

【注】寺內唐代藏经阁,宋代佛殿为中国珍稀古建筑,现暂由旅游部门管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