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行:大召无量寺
标签:
呼和浩特阿勒坦大召无量寺银佛寺 |
分类: 黑吉辽蒙 |
蒙语把寺庙叫“召”,历史上,呼和浩特曾建造过几百座各种寺庙,号称“一座城池半城庙”,因此呼和浩特素有“召城”之称,这是块被佛法深深浸润过的土地。
呼和浩特的佛教以藏传为主,喇嘛召庙的大量建造和召城的形成主要集中在明、清两代。这既得益于地方势力的倡导,也有赖于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呼市的召庙一般有两个名字,本名某某召,又名某某寺。从侧面反映了这个地区农牧杂处,汉藏文化交融的特点,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比如本贴的大召无量寺,这座寺庙是明隆庆年间,由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修建的,汉名原为弘慈寺,因供奉银佛像,俗称银佛寺,清代改名无量寺,蒙古文史籍中又称“阿勒坦召”,现在叫得最多的是大召,即“大庙”的意思(头晕了没
)。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门票35
)。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门票35大召紧邻塞上老街,这里建成了大召文化街区,广场上端坐着归化城和大召寺的缔造者阿勒坦汗铜像,每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有点不一样的关羽像

菩提过殿,两边分别供奉药师佛和密宗护法神,一汉一藏,一慈一怒,充分体现各自特色,形成强烈对比

过殿正中置转轮经筒






第三进是大雄宝殿,前经堂后佛殿,实际上是两座殿宇连在一起,功能分开。经堂由喇嘛念经使用,佛殿只供奉佛像。呼市召庙的大雄宝殿都是如此设置



大雄宝殿前一对空心铁狮,铸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昂首仰视,形象别致。




大召规模宏大,左右都有别院



菩提过殿,两边分别供奉药师佛和密宗护法神,一汉一藏,一慈一怒,充分体现各自特色,形成强烈对比

过殿正中置转轮经筒






第三进是大雄宝殿,前经堂后佛殿,实际上是两座殿宇连在一起,功能分开。经堂由喇嘛念经使用,佛殿只供奉佛像。呼市召庙的大雄宝殿都是如此设置



大雄宝殿前一对空心铁狮,铸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昂首仰视,形象别致。




大召规模宏大,左右都有别院


须弥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