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襄行】钟祥:阳春台、兰台及宋玉井

标签:
钟祥阳春台兰台宋玉井旅游 |
分类: 湘鄂 |
除了明代新贵,钟祥还有另一张骄人名片:阳春白雪产生地。钟祥是楚国早期都城,称为郢中或郊郢,当时君王是武王熊通,他是楚国八百年中最有作为的君主之一,是他把楚国领上了强国之路,而这时楚王宫廷祭神的最高雅乐便是《阳春》和《白雪》。阳春,意指楚国如同阳春,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白雪,因其演唱技巧非常高难,“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意指楚王德行如白雪般高洁。后来经过演变和发展,从专指到泛指,阳春白雪逐渐成为品德高洁,不同流俗的代名词。钟祥人很珍惜这来自远古的荣誉,附会雅意修建了阳春台,遗址仍在。也许因为家乡这种文化心理的暗示吧,现在的钟祥人也似乎比其他地方的人多了几分从容大气,不仅对游人的问讯能做到热情指点,开口就能说个123出来。
市中心惹眼的阳春大酒店
阳春白雪的广泛传播,离不开宋玉和莫愁这两大“推手”,两位都是郢中(钟祥)人,一个大文豪、著名辞赋作家,一个著名歌唱家,绝代佳人,都深受楚王器重。城里宋玉家的老井至今尚存,而莫愁湖边还有莫愁村和莫愁渡。
阳春台赋碑,明代立,赋为兴献王作,这是他与侍臣们经常游玩之地
古兰台离兴王府不远,称为“雄风之源”“天下第一台”,不是没有源头的,据传台为大禹治水时清淤所垒,舜在上面种植了兰花,赐名“兰台”,开后世筑台之先。后楚王与宋玉游于兰台,有清风飒然而至,王披襟当之。宋玉以此作《风赋》,巧妙地以雌雄二风对楚王进行规谏,开创了文学史上一种叫“诡谏”的手法,因此兰台也被世人誉为“雄风之源”。
宋玉和楚顷襄王
兰台遗址所在地现在为钟祥一中(兰台中学),门卫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我们参观的请求
兰台建筑虽几度变易,但作为文化用地的功能千年一直没变,校园里现存一组古建筑,那是明清时期的兰台书院
兰台中学平行不远是宋玉井,据考证,宋玉的家就在街对面的实验小学
访郢中兰台旧址:江南故国楚王宫,宋家老宅夕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