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蜀访古(二十一)——郫县崇宁文庙和古城遗址

(2014-08-14 14:27:42)
标签:

旅游

历史

图片

郫县

崇宁文庙

分类: 川渝

崇宁文庙位于唐昌镇,唐昌名称取自大唐昌盛之意,初唐正式建县,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又改称崇宁县,至1958年撤县建镇。与千千万万现代城镇相似,除了崇宁文庙,这个千年古镇已经难寻古老的气息了。

古城遗址是指成都平原新石器时代的城址遗存之一,在今郫县古城镇边上,上世纪末成都周边发现的类似古城有6处,论资格论年龄,算得上天府之国乃至西南地区不折不扣的“老祖宗”。

巴蜀访古(二十一)——郫县崇宁文庙和古城遗址
崇宁文庙,原来被唐昌中学占用,只存大殿,泮池及泮桥,现在看样子已经恢复了。
据史料载,文庙始建时间不详,重建于晚清光绪二十八年。

巴蜀访古(二十一)——郫县崇宁文庙和古城遗址

巴蜀访古(二十一)——郫县崇宁文庙和古城遗址

巴蜀访古(二十一)——郫县崇宁文庙和古城遗址

巴蜀访古(二十一)——郫县崇宁文庙和古城遗址

巴蜀访古(二十一)——郫县崇宁文庙和古城遗址

巴蜀访古(二十一)——郫县崇宁文庙和古城遗址

巴蜀访古(二十一)——郫县崇宁文庙和古城遗址

巴蜀访古(二十一)——郫县崇宁文庙和古城遗址

巴蜀访古(二十一)——郫县崇宁文庙和古城遗址
  

在6处成都平原史前城址中,郫县古城遗址是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遗址长约650米,宽约500米,总面积32万平方米,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有4000年左右的历史。

但古城遗址颇为难寻,我们在古城镇的过境公路上跑了两个来回,没有发现绛色牌子,不得已进入镇里,好在遗址名气很大,离镇又近,街上的人都知道,在小卖部老板指点下,我们掉头在来时路边找到一条机耕道,走了大约500米后,终于看到了一块国保碑,那是游客寻找遗址唯一的参照物。

巴蜀访古(二十一)——郫县崇宁文庙和古城遗址

巴蜀访古(二十一)——郫县崇宁文庙和古城遗址

巴蜀访古(二十一)——郫县崇宁文庙和古城遗址

巴蜀访古(二十一)——郫县崇宁文庙和古城遗址

巴蜀访古(二十一)——郫县崇宁文庙和古城遗址

巴蜀访古(二十一)——郫县崇宁文庙和古城遗址

巴蜀访古(二十一)——郫县崇宁文庙和古城遗址

巴蜀访古(二十一)——郫县崇宁文庙和古城遗址

巴蜀访古(二十一)——郫县崇宁文庙和古城遗址

荒凉的古城遗址让人感觉非常亲切,但确实没什么可看的,拍拍照,望望远,走人。

相关阅读:

1996年,成都平原上一系列史前古城遗址突现,在试掘中,出土了许多距今4500年至3800以前的陶器和石器,在国内外引起轰动。该发现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指分布于成都市的新津宝墩遗址、温江鱼凫村遗址、郫县古城遗址、都江堰芒城、崇州双河以及紫竹等 6 处古城,面积在 11 - 60 万平方米不等。其中郫县古城城址中部发现被若干中小环绕的面积达 550 平方米的大型房址, 其内筑有 5 个长方形卵石台。古城群属宝墩文化,是三星堆文明的前身,是迄今所知我国西南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史前城址群,该遗址群的发现对于研究成都平原当时的社会结构河宗教信仰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意义。
城址中发现有用于防御的高耸城墙、礼仪性大房址、干栏式建筑、木骨或竹骨泥墙房址、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和种类多样的灰坑,出土了大量磨制精细的石器和装饰精美的陶器。这些古城址建筑技术相同,文化性质单一,是宝墩文化的中心聚落遗址。宝墩古城平面呈长方形,面积达60万平方米。郫县古城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平面也呈长方形,总面积30余万平方米,城址中部发现有面积达550平方米的礼仪性建筑。鱼凫古城,平面呈六边形,面积40万平方米。芒城古城,为内外双圈城墙,内外城墙间有壕沟,面积11万平方米。双河古城、紫竹古城,其平面也均呈长方形,面积分别为11万平方米、20万平方米。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是四川考古学上一次全新的发现和突破,对于建立四川地区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文化发展序列、探索长江上游地区文明起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