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记忆:凤凰山寻古

标签:
旅游图片杭州凤凰山 |
分类: 苏浙沪台 |
杭州凤凰山是个较复杂的地理概念,先引用一篇详细的博文介绍:
杭州凤凰山,东江西湖,形胜之地,古人又称凤山,龙山则是附近的玉皇山。凤凰山从隋朝开皇十一年到南宋末年,前后近七百年都是杭州的心脏地带。隋朝、唐朝的州治(州衙门),吴越国的王宫,北宋的州治,南宋的大内皇城,都在这里。
这近七百年,正是杭州历史上的大兴旺时期。隋朝以前,钱唐连城墙都没有,到隋朝,才有了杭州之名,重臣杨素开始重视此地在钱塘江两岸的军事作用,于是筑城墙,建城市。到唐朝中期,杭州就渐成江南名城,后经过吴越国建都,号为人间天堂,变成海内著名繁华之区。所以,北宋时被朝廷称为“东南第一州”。后来,南宋又建都于此,豪华更加著名于世界。——内涵丰富的凤凰山文化,就是这七百年历史的一个见证,它的兴与衰在历史上具有典型意义。南宋豪华的大内皇城,面积巨大,蒙元军队占领杭州后不久,殿阁楼台,花园廊榭,全部被焚。——灰烬之余,如今还幸存有一些古迹,尚可供后人凭吊寻梦。
在隋唐、五代、两宋,凤凰山是杭州的城市中心,有城中之城。当年的杭州,不仅在江南,而且在全国,都曾经举足轻重。经过蒙元的一把火,几番蹂躏,凤凰山就变得非常荒僻,到明清,已经属于“城外”之地。凤凰山既成荒僻,明清时期的杭州也就只是定位在浙江一省省会的位置上了。
这是一张民国初期的老照片——西湖北山上看湖东南的山,从左到右:吴山、万松岭、凤凰山、将台山。
梵天寺经幢,位于凤凰山麓梵天寺遗址前,为吴越王钱弘俶所建,在全国算是很高的经幢了,素有“吴越瑰宝”之称。
慈云岭造像,在玉皇山慈云岭南坡石壁间。为五代后晋天福七年(942),吴越王钱弘创建资贤寺时所雕凿。现寺已不存,岩壁造像保存完好,有大小两龛。
翻越玉皇山,这里人迹罕至,非常清幽
走下玉皇山,到达吴山广场,吴山也是杭州胜景之一,据说苏东坡经常到此游历,并多次带领杭州人民在此祈雨
寻找吴山宝莲山麓崖壁上的宝成寺,颇费了些周折。宝成寺原名释迦院,五代吴越国王妃仰氏建。宋改为宝成寺,非要找到它,是因为寺内岩壁刻有麻曷葛剌造像,让我们极为好奇
感花岩,苏东坡曾到宝成寺赏牡丹,作诗《留别释迦院寺牡丹》,后人将他的诗刻于岩壁上,“岁寒松竹”系明代书法家吴东升所题
看完宝成寺,心满意足返回中山路,杭州中山路在明清民时期是非常繁华的,现在还保留了许多近代建筑
凤凰寺,位于中山中路羊坝头,始建于唐,现主要为元建筑,因寺形似“凤凰展翅”,故名,与广州的狮子寺、泉州的麒麟寺、扬州的仙鹤寺并称为我国古代沿海四大清真寺。
不让参观,偷拍一张
后一篇:盐官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