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访古(四)——射洪金华山和饶益寺、遂宁宋瓷博物馆

标签:
金华山饶益寺射洪宋瓷博物馆遂宁 |
分类: 川渝 |
端午回老家探望母亲,本着“顺顺更健康,不顺白不顺”的原则,顺路游射洪金华山,饶益寺和遂宁宋瓷博物馆,不承想这一顺就刹不住车,竟然顺到了蓬溪县,不仅重游鹫峰寺塔和奎塔,还登上了高峰山,第二天下午抵达盐亭的家。
金华山在射洪县金华镇,是一座毗邻涪江的小山,汉代叫烟墩岭,南朝梁天监年间开始出现道观,千年香火不断,现在仍保存着相当规模的道教建筑群。金华山另一处重要的景观是陈子昂读书台遗址,陈子昂是金华人,初唐著名诗人,他少年时期在这里读书,后来又在这里悲惨地死去,因此金华山读书台成为千百年来人们缅怀他的圣地。
陈子昂读书台在后山,车车可以开进去,门票5元,车子收费10元。
读书台是一处独立的院落,包括感遇亭、留云山馆、拾遗亭、精舍和船房,都修建于清代,院外绿树成荫,院内游廊环绕,景致颇为清幽。
陈子昂其人,资料介绍,出生于金华(古代射洪县府所在)附近武东山,家境富庶,“奇杰过人”,24岁中进士,受到武则天重用,两度随军出征,因性格过于刚直,不容于奸侫而受到迫害,40余岁死于冤狱,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闪光。后世景仰其任侠豪气、忧国忧民的情怀,更赞扬他在诗歌领域的成就。称他的诗“开唐一代诗风”,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登幽州台歌》。
读书台还陈列了一块奇石:臭石头。原是当地人从云南带回,人们附会为害死陈子昂的奸人所化。
回到现实中,往前山行,这里古木森森,道观林立,气氛有所不同。
玉皇楼在前山最高处,古代是地方学堂,也是陈子昂读书台原址,历代都有纪念性建筑,直到清代道光年间,才将读书台移到现址。
玉皇楼冷冷清清,但里面有通诗碑却不能错过,这是清末盐亭籍高道杨太虚所作题为《蔚蓝胜境》的回文诗,全诗正读反念皆成佳句,此种回文诗历代罕见,而且字形奇特,如龙蛇飞舞,是象形龙蛇花草诸物而成,实为奇篆,堪称一绝!
金华山道观依山而筑,层层递上,很是宏伟壮观,只是年代不够古,才挣了个市文保
道观原大门,“蔚蓝洞天”四字据说是宋代黄庭坚所写,非常漂亮,有珠圆玉润,呼之欲出的感觉
饶益寺在柳树镇南郊的通济山半腰上,距离射洪二十多公里,几十年来路过这里无数次,七批国保名单公布才晓得有这么个古寺。
远处半山上若隐若现的建筑就是饶益寺,从镇上步行要不了半小时。
饶益寺带给我们很多惊喜,这里不仅遗存有明代大殿,还有古树、古塔,还有不绝的香火,寺里有师傅住持,清净肃穆,著名歌星李娜(现在的昌圣法师)演唱的《阿弥陀佛圣号》始终回荡在寺里寺外,悠扬动听,涤人心尘。
资料介绍,饶益寺修建于明代,取“饶益众生”之意,经过文革浩劫后还剩下的建筑有大雄殿、玉皇楼、观音殿、天王殿以及少量的壁画。
最有价值的大雄宝殿,建于明永乐年间,飞檐斗拱,气势雄伟。
漂亮的字库塔
玉皇楼和观音殿
饶益寺因地势布局,寺内曲径通幽,院院相接,内容丰富,在里面闲逛半天,一点也不觉得乏味
俯瞰柳树镇,这儿是著名的沱牌酒的产地,现在已经改名为沱牌镇了
宋瓷博物馆,位于遂宁市区明月路,建于2003年,是专门为1991年出土的一批宋瓷所建。
“如果不是当年村民王世贵一锄刨开埋在地下1米多深的坛坛罐罐,一宗全国最大的窖藏宋瓷,也许至今还深埋于遂宁市南强镇金鱼村的黄土之下。这一锄,催生了30件国家一级文物和全国第一个专业瓷器博物馆……”人们介绍宋瓷时,总带有幸运的味道,该批宋瓷总计达985件,大多保存完好,包括鼓腹瓶、洗口圆腹瓶、瓜棱瓶、葫芦壶等,做工精美、价值连城。
经专家鉴定,这些宋瓷大多为景德镇瓷器和龙泉窑瓷器,另外还有广元窑、耀州窑、定窑、磁峰窑等窑口的瓷器43件。史料记载,宋代遂宁是西南糖业中心和产盐重地,也是北道交通要冲。江南的精美瓷器大规模进入遂宁也就很自然。公元1236年,蒙古大军攻破了遂宁,这批保存完好的宋瓷极有可能是当时一位瓷器商人或某位喜爱瓷器收藏的大户人家为逃避战乱而匆忙掩埋在地下的。
在这批宝贝中,价值最高的是这件荷叶盖罐,高31.3厘米、宽23.8厘米、腹径达1米,发现时里面装了99件小碟,是南宋龙泉窑青瓷中最大的一件瓷器,也是宋瓷中唯一一件荷业盖罐形,被称之为中国瓷器中的三大国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