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风物之嵩岳寺塔、法王寺、永泰寺、会善寺及净藏禅师塔
标签:
旅游嵩山历史图片 |
分类: 豫 |
本贴的亮点是塔,而且多是隋唐时期的古塔。
嵩岳寺塔,嵩山的标志之一。位于太室山脚下的嵩岳寺内,嵩岳寺始建于北魏,原来是宣武帝的离宫,后改为佛教寺院,武则天游嵩山时,曾把这里作为行宫,如今寺毁塔存
嵩岳寺塔建于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O)年,距今近l5OO年,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密檐式砖塔,塔高39.8米,塔身平面为等边十二角形l5层密檐,是我国现存各类古塔中的孤例。

法王寺,位于城北五公里的玉柱峰下,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四年,距今1900多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修建的寺院之一,称“中国古寺之始”




法王寺是汉明帝专为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译经传教修建的寺院,这两株银杏树据说就是他们栽植的


法王寺后山上的古塔有四座,但塔铭均已无考,大多数意见认为四塔应属唐塔,也有人认为这座最高的是隋文帝建的舍利塔




寺后西北角地,还有一座清康熙时建造的六角砖塔“弥壑和尚塔”,塔主系临济宗32世法祖

会善寺,座落在城西北积翠峰下,是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出家的地方。会善寺前身是北魏孝文帝的离宫,隋文帝赐今名,唐进行大规模扩建,五代时一度被毁,宋元以后,屡有修整,但规模越来越小。




净藏禅师塔,在会善寺外右首50米处,建于唐天宝五年(746年),单层单檐八角墓塔,模仿唐代木结构亭式建筑,我国最古老的八角形砖塔,我们在运城看见的泛舟禅师塔与此类似。





永泰寺,位于市区西北约11公里处的太室山西麓,是佛教禅宗传入中原后营建的第一座女僧寺院。始建于北魏,宣武帝女儿永泰公主在中岳嵩山入道为尼,其兄孝明帝元诩敕建尼寺,因此规格很高,名气很大。


婆罗树,又叫菩提树,相传是建寺时从印度移植来的,当年,年轻的悉达多王子在结束了六年的苦行之后,就坐在婆罗树下悟道成佛,被后世尊为释迦牟尼,所以被称为佛祖树。



与游法王寺一样,我们的目标是古塔,直到走到最后一进院落,才发现塔原来在寺院外面


永泰寺塔位于寺东北的山坡上,塔因寺而得名。塔平面呈正方形,塔身南面辟券门,塔身之上为11层密檐,没有留下年代铭刻,然而其建筑形制具有典型的盛唐时期建筑风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