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法整理复习教学设计
(2012-04-23 17:16:3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磨课)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学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通过题组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
3、通过复习,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简算意识及估算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
师:在“小数乘法”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大家可以根据昨晚整理好的内容进行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对于整理的好的,可让学生介绍整理的放法,以培养学生反思和整理的能力。)
二、巩固深化。
1、填空。
⑴40.6×100=(
⑵1.29÷100=(
2、小方身高1米2分米是( )米,小红的身高是小方的1.3倍,小红身高( )米,比小方高()米。
3、回顾刚才1.2×1.3的计算过程,你们发现在计算小数乘法时都应用了哪一种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法)“转化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应用转化法能帮助我们学习许多的数学知识。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最关键的一步是什么?谁能具体说说如何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4、下面的几道题,你能直接说出它们的积各有几位小数吗?
⑴2.5×3.5、3.42×1.2、□.□7×50.□1
⑵根据第一栏的积,直接写出其他各栏的积。
因数 |
35 |
3.5 |
0.35 |
3.5 |
0.035 |
因数 |
24 |
2.4 |
2.4 |
0.24 |
0.24 |
积 |
840 |
|
|
|
|
5、在计算“1.8×0.35”时,除了竖式计算外,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其他的算法吗?(学生在草稿本上计算后,再组织交流)第一种算法是把1.8看作“2”与“0.2”的差,再应用什么定律进行计算的?第二种算法是把1.8分解成“2”与“0.9”的积,再应用什么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
6、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灵活地运用有关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可以使一些计算变得更为简便。下面的两道题,你能进行简便计算吗?
(出示题目):1.25×0.32×2.5
7、判断下面两道题计算是否正确?
⑴16.4×4.5=7.38
师: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我们除了可以看“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是否相等”来进行检验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学过的“积与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来判断对错。出示下一组题:
在○里填上“>”或“<”。
567×0.89○567
3.5○3.5×2.7
三、拓展应用。
1、一种大米的价钱是每千克2.56元,小明帮妈妈去粮店买这种大米12.4千克。小明要付给营业员多少元?
2、一种长方形布袋,长21.6厘米,宽12.5厘米,做8只这样的布袋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布料?(接头处忽略不计)
3、用11.6米长的篱笆靠一面墙围成一个宽为1.6米的长方形花圃,花圃的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
4、已知a=0.00……0825(a的小数部分有12个0),b=0.00……064(b的小数部分有15个0),求a× b的积。(选做题)
四、评议总结。
1、反馈交流。
⑴在做第一题时要注意什么?(求所付的钱数时,一般要保留两位小数)
⑵做第二题时要注意什么呢?一要联系生活实际;二要养成自觉简算的习惯。
⑶在做第三题时,要考虑几种情况?我们在考虑问题时,一定要全面,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再作出适当的选择。
⑷在做第三题时,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出825×64的积,算一算乘数a、b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便求出a× b的积。
2、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