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月13日

(2025-03-13 10:12:11)
      《上阳台贴》是唐代诗仙李白留下的唯一草书真迹。在百度图片上欣赏这25个字,突然就体会了“字如其人”的意思。李白飘逸、洒脱、豪迈、热血的性格跃然而出。
       天宝三年的那个初秋的早上,李白、杜甫高适三人相邀同游王屋山阳台宫,拜访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却不曾想司马宗师已羽化登仙。只见到宗师留下的壁画。
      此时与李白开元十二年出游三峡在江陵遇到司马宗师,已过多年。当年的李白还是二十出头,胸怀大志、意气风发的少年。司马宗师已是八十老翁,但彼此意气相投、相互欣赏、相谈甚欢。分别之后,李白到京求官、任翰林供奉,后看不惯官场行事、怀才不遇,受人构陷,重金放还 ,已是沧桑中年。如今物是人非。于感慨遗憾中,李白挥笔写下了这篇《上阳台贴》:“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王屋山,山,高耸峻拔、水,源远流长。要有怎样的“大笔,”才能够表达出心中“王屋”之雄壮?和对司马宗师的敬仰之情?
上阳台帖》北宋时曾入宣和内府,后归贾似道,元代经张晏处,明藏项元汴天籁阁。清代先为安岐所得,再入内府,清末流出宫外,民国时入张伯驹手。新中国成立后,张伯驹将《上阳台帖》赠给毛泽东。1958年,毛泽东自己立下规矩,党和国家领导人所收礼品一律缴公,所以,这件《上阳台帖》即被送到北京故宫博物院,转交故宫博物院,后一直为其所收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64@3653月5日
后一篇:78@3653月19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