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做有梦想的美人鱼
(2016-02-24 20:10:37)
《美人鱼》票房刷出国产电影最高纪录,当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最开心的是终于不用让那只白萝卜独孤求败了!
很多人看周星驰电影,读出了很多情怀,什么“爱你一万年”啥的,我看周星驰电影,就是觉得开心,因此每片必看。电影之于我,娱乐放松是主要职能,所以特别喜欢看喜剧片,《泰囧》看了三遍,都是去电影院看的,贡献了不少票房,自从《捉妖记》以白萝卜机关枪般地吐核恶心了我之后,对所谓喜剧片就诚惶诚恐。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两年的中国电影,要么就是深沉得满屏情怀,要么就是莫名地去咯吱你。前者是大导演们在武侠魔幻喜剧的左冲右突中,寻找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比如张艺谋的《归来》冯小刚的《1942》,但是毕竟去电影院找情怀的观众有限,票房并不如意;至于后者呢,就是不想当导演的演员不是好艺人,明星纷纷过起了导演瘾,徐峥的《泰囧》一炮而红后,喜剧元素成了必杀技,轻喜剧、闹剧-----直至被诟病的《恶棍天使》,把观众的底线拉到负值。
《美人鱼》票房直逼30亿,这数字有些吓人,周星驰一举打败了第五第六第七代导演,华丽丽地站上了中国电影的制高点。上映伊始,当舆论把这部电影的口碑定位在两极分化时,我坚定地站在了爱它的那一边。曾经一度,我怀疑我对电影的喜好出现了偏差,《捉妖记》的票房怎么了?就一个白萝卜有那么好看吗?我以为这是我作为一名文娱记者,自费看电影把期待值调得偏高的原因。直到看完《美人鱼》,我觉得我是一个普通观众,我有正常的审美和辨别,最重要的是我不是电影消费的老抠。
记得星爷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呢”,《美人鱼》的横空出世,更可以解读为,如果有了梦想,就可以成为一只美人鱼。这些年,周星驰总是被卷入是非的旋窝,他不随大流,不迎合约定俗成,做自己的东西,坚守十几年让他的电影终究打上了他的烙印。你一看就是周星驰的,撩你笑到捧腹,也会笑到悲伤:去警局报案的男主,以命相托给警察叔叔,这情节简直笑炸了肺,却是谁懂你你懂谁的隐痛;八爪鱼的爪被绞肉机搅成了肉酱,还在那里哈哈好好地应和,忍俊不禁地笑啊,却又笑得肝颤------就是在这样的笑中,周星驰给你讲了个爱情故事,捎带一点保护环境的情怀。
我想,拍出这样电影的人,他的魅力一定不言而喻。和张雨绮因合约纠纷闹得很不愉快,却能一个电话把她招来,上演连剧本都不看的信任;与莫文蔚的爱情之伤,再见依然,她唱起《世间始终你好》他打着拍子。我喜欢看他们的工作片花,都是在开心地笑,一种纯粹的模式,孩童般的纯粹,让你认同这个电影的纯粹。
是的,纯粹,不需要证明什么,就是为了当个有梦想的美人鱼。我还想再去看一遍《美人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