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宋祖英自我批评点赞

(2014-03-10 16:36:50)
标签:

娱乐

  “去金色大厅演出,我确实开了一个坏头!”,在“两会”政协文艺组分组讨论时,宋祖英针对现在国内扎堆在奥地利演出的现象,开展“自我批评”。对此,本主不由给宋委员点个赞!
    曾几何时,“金色大厅”成了某些中国音乐人的镀金地,似乎谁登上这个舞台,谁就成了真正的音乐家,也从此有了炫耀的资本。由此,一度出现中国演员或演出团体扎堆挤进“维也纳金色大厅”的现象,被诸多媒体所诟病。《一个真实的维也纳大厅》曾经这样描述此“怪现状”:金色大厅的中国音乐会上座率普遍不高,部分观众对待演出的态度也随便许多。记者曾亲历过一台这样的演出:台上的演员闭目昂首、自我陶醉;台下的观众进进出出、交头接耳,演出中还不时夹杂着孩子的嬉闹和手机铃声。有些演出则更像演员们的自娱自乐,一场上座率不错的演出,台上正唱着,台下观众却忽然少了一片,原来这是下一个节目的“演员”去候场。大家“你刚唱罢我登场”,互为观众与演员,让在场的奥地利观众目瞪口呆。每年年初到春节前后,这种“奇景”更为常见。大量的中国音乐团体到金色大厅演出“新年音乐会”,金色大厅“生意兴隆”,前两年还出现过一天之内有两场“中国新年音乐会”的“盛况”。
    “金色大厅”被戏谑成中国人改造的“金钱大厅”,这其中的缘由是某些音乐人的急功近利。近年来,通过电视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国更多的观众知道了奥地利有个”金色大厅“,而在这里举办的新年音乐会,则是音乐殿堂的顶级音乐盛会。从1998年中国中央民族乐团在这里成功举办了中国新春音乐会,人们发现“金色大厅”并不遥远。 2003年,宋祖英开了个人在“金色大厅”演出的先河。记得当时可以称得上是中国音乐的盛事:一个民歌手,上了气势宏伟的金色舞台,份量足够重。说实话,我当时感觉有些怪怪的,在奥地利金色大厅,唱《小背篓》《今天是个好日子》,有多少奥地利观众能够欣赏得了?花费不菲租用场地请来国外交响乐团伴奏,它的意义何在?虽说宋祖英是中国最好的民歌演唱家之一,但这样的演唱会,我认为还不如去中国的乡村来得有意义。
    当然,我们很希望中国的艺术走出国门,让世界看到中国音乐的进步。但走进金色大厅绝不能和音乐的高水准划上等号:金色大厅按照商业模式运行,与中国人心目中的“殿堂”相去甚远,这里甚至只是一座供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们切磋技艺、展示自我的有偿活动场所。我们乐此不疲地“烧钱”走出去,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悉尼的歌剧院,充斥着中国的演出团体,甚至被称“已经成为一种灾难”,可以想见,参差不齐的演出,在当地难免落下笑柄,很丢人,很无奈。
    宋祖英很大方地自我批评“我开了个坏头”,着实值得点赞。艺术家的行为自省,并大胆地说出来,不仅是一种勇气,更是对不良现状有份量的警醒。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宋祖英,在文艺组讨论时提出这样的观点,以其影响力来说,一定会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中国文化走出去,不是自欺欺人的走过场,不是急功近利的作秀。真正的本土艺术家,你的关注点不应是维也纳、悉尼的观众,而是中国的老百姓。扎根自己的土地,艺术才能生根开花,才能茁壮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