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边寿民题画诗词拾遗

(2014-10-30 16:48:22)
标签:

转载

做的细致工作,好!

边寿民题画诗词拾遗

http://www.artx.cn/uploadpic/20079/200791350224809.jpg

 

    中国古代文人画一个独特的表现形式,就是为绘画作品题跋诗文词句,以概括绘画中的题材和形象,揭示绘画中所蕴涵的意境,表明绘画作者的思想、感情、品格和志趣。这些诗文词句在画面上与书法、印章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文人画艺术形式。因此,古代文人画家在艺术创作的实践中,往往就会历练出深厚精湛的诗词创作功底。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的边寿民,就是这样一位诗人式的画家。

    边寿民(1684—1752)江苏山阳(今淮安楚州)人,原名维祺,字颐公、渐僧,号绰绰道人、苇间居士。早年入学为诸生,后困顿场屋,屡试不售,只得坐馆讲授塾学。课余以文字笔墨、书画丹青自适。读书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素养,他曾与地方文士唱酬于曲江楼,被誉为曲江十子之一。中年的边寿民以卖画为生,他的画曾流入到京师,得到雍亲王爱新觉罗胤祯的赏识,被制成画屏置于府中。雍正即位,有人劝他“一游京都,以博进取”,而他品诣超卓,坚守寒士清操,拒绝仕进。从此他漂泊于江、淮、河、汉,来往于皖、浙、鄂、湘,为绘画搜集了大量素材。晚年他回乡定居,结庐于城东粱陂桥畔的芦荡里,名所居为“苇间书屋”。他于清风明月、蒹葭秋水间疏放情性,书屋又邻近寺庙,时闻梵呗声声,使他尘虑顿释,他的思想也由儒学转为佛道,绘画融进了佛理禅趣。

    边寿民的绘画题材以泼墨芦雁为主,兼画花卉、蔬果、虫鱼以及生活用具等小品。其绘画风格为两类,一是泼墨写意,用笔、墨、色在运行中呈现出的浓淡来表现物象的造型、动态。一是用淡墨勾出物象的轮廓,再用干笔皴擦来表现物象的阴阳向背。其最常见最著名者为淡墨写意的芦雁,由于他在庐屋里经常仔细观察鸿雁的生活习性,所以他画的鸿雁活灵活现。编修程晋方撰《淮阴芦屋记》,记载他绘画的情形:“(颐公)盘礴坐亭内,煮茶焚香,督童子磨大丸墨,注砚池中,杂研丹黄靛垩,舔笔伸纸,随意所作。雁拍拍循除鸣,掠檐廻翔,影与画乱,荻风萧瑟,若驶笔声。颐公目与心契,画与神契,以故,人争宝之。”(见《勉行堂文集》卷二)他画的鸿雁潇洒生动,微妙微肖,呈现出翱翔、盘旋、俯冲、滑行、鸣叫、顾盼、觅食、梳翎、浴沙、戏水、集结等各种姿态,置于秋风萧瑟、平沙冷月、水云芦荻之中,显露出清逸、恬淡、冷凝、荒寒的意象,寄寓了作者漂泊离散的人生况味,正如作者题画诗所云:“自度前身是鸿雁”,因此人们又誉他为“边雁”。一时求画者络绎不绝,名流过淮楚咸造访之,题咏殆遍。扬州八怪中的郑燮、金农、高凤翰、华岩等人均与其交流。郑燮用诗评价他的画云:“画雁分明见雁鸣,缣缃飒飒荻芦声。笔头何恨秋风冷,尽是关山离别情。”

    边寿民写有大量的题画诗词,或即景抒情,或咏物谐趣。这些诗词写得平实灵动,淳朴自然,苍润处透出清雅,浑厚中显出骨力,超逸中生出理趣。虽然很少用典,却极富韵味,且言简意赅,既诠释画面,又生发画意。他将写实与象征、具象与寓意相结合,展现出绘画艺术与语言艺术两者妙合生趣、浑然成章所生发出特有的魅力。

    边寿民的题画诗词多数散失,清末光绪年间,客居淮安的县令黄岘亭从画本册页中录出,又经王道生、罗振玉增补,汇编成《苇间老人题画集》一卷,由冒广生辑入到《楚州丛书》刊刻出来,一九八五年,卞孝萱先生将其又辑入到《扬州八怪诗文集》中,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苇间老人题画集》共收诗70首、词35首、题跋三则,但只是吉光片羽,仍然有大量的边氏题画作品佚出是集之外。笔者曾翻阅清人迮朗《三万六千顷湖中画船录》、方浚颐《梦园书画录》、邵松年《澄兰室古缘萃录》、李响泉《清画家诗史》、佚名《十百斋书画录》、叶恭绰《全清词钞》等书,见其著录边寿民绘画作品中就有不少题画诗、词等,为《苇间老人题画集》未收之作。近又见网络上发布的艺术品市场上拍卖信息,其中边寿民的作品至少有一百五十件之多,多数作品中有其自题诗词,亦有未收入到《题画集》中的作品。笔者现整理出来,辑录于此,以飨读者。当然,只还不是边氏作品的全部,随着艺术研究的深入,文化市场的繁荣,将有更多的边氏题画诗词被发现,相信会有出版《边寿民题画诗词全集》的一天。

 

 

http://www.htrwh.com/TZSC/admin/UploadFile/NewFile/200681585456704.jpg

 

附录:边寿民题画佚诗词

 

一、金瑗《十百斋书画录》(成书于乾隆年间)著录:

 

写意瓶菊

霜落东篱菊欲残,汝窑瓶好折枝看。

老来事事图安逸,不肯轻身冒早寒。

 

二、迮朗〈《三万六千顷湖中画船录》(刊刻于道光二十四年)著录:

 

芦雁

双双辞塞北,两两下平沙。

只道寒光少,芦花又雪花。

 

泼墨牡丹

一池墨汁貌花王,不辨花香与墨香。

最忆前年好清兴,写生十日住淮庄。

(自注:淮庄,程氏别业,牡丹最盛。)

 

萱花

共道山中好,入山苦不早。

山中本无忧,又有忘忧草。

 

石榴

不趋炎热惯凌霜,服蕴琼瑶夜有光,

皮相莫轻酸涩子,个中佳味此天浆。

 

三、方濬颐《梦园书画录》(成书于光绪元年)著录:

 

墨笔牡丹

四月风光遍药栏,闲将笔墨送春寒,

冰绡玉脘天然在,不用胭脂斗牡丹。

 

巨瓶蒲艾

二麦俱秋万姓苏,家家绿酒泛菖蒲。

太平景象应须记,不是寻常午瑞图。

 

墨荷

不貌花容只写香,氤氲墨气晕沧浪。

何须更著胭脂色,惹得人言似六郎。

 

墨晕鸡冠

偶尔事丹青,亦有笔墨趣。

何必绛帻人,而非黑衣数。

 

茶壶瓶盎

活火风炉煎正熟,乳花香泛笔端来。

凭君缀取头網味,解渴何须定望梅。

 

 

系足蟾蜍

果然有用即为灾,节近端阳入药材。

昨日溪头涨新雨,捉来囚系已成堆。

 

宜男

忘忧谁锡汝嘉名,责实应难免竞争。

我本无忧不借汝,花时相对总忘情。

 

秋雨芭蕉

猎猎芭蕉战晓凉,秃毫破墨带风霜。

看他潦倒离披甚,不比原头小草黄。

 

扁豆老芋

蓬头之子垂髻妇,家在山村水村住。

不羡朱门餍粮肉,秋天摘豆冬煨芋。

 

蟹箝黄芦

薑米醯盐共浊醪,欹斜乌帽任酕醄。

饶君自负双钳健,篱菊秋风餍老號。

 

菊花

烂醉连朝睡起迟,寂寥一经信筇支。

荒园草木无多少,只采黄花一两枝。

 

 

 

采桑子  篓蟹

夜篝松炬明如昼,公子无肠,满簖盈筐,薑米醯盐擘嫩黄。

菊花吐蕊枫林艳,时节重阳,醖酒新尝,醉倒篱边也不妨。

 

四、邵松年《澄兰室古缘萃录》(刊印于光绪三十年)著录:

 

西溪子

荻港蘋洲归雁,此景老夫图惯。爱双飞,依水曲,沙际宿。写到寥廓动秋思,又题词。

 

调渔夫

湘云湘水映空明,宿雾新霜明复晴。杨柳岸,寥花汀。接翅飞来不住声。

 

转应曲

芦荻、芦荻,影动半江斜日。旅鸿著意随阳,健翮岂嗟路长。长路、长路,回首寒垣何处?

 

谒金门

云幕幕,一抹江南江北,玉屑霏霏疏又密,滩头知几尺?地老天荒奚适,且就芦边休息,转眼西风开霁色,青霄看健翮。

 

五、李响泉《清画家诗史》(成书于清末民初)著录:

 

述怀十首之一题画雁

学技偶然事,居然已技名。

迹随秋雁远,心似白沙平。

不羡稻梁足,惟耽山水清。

冥冥谢弋者,与世久无争。

 

残荷

残叶一湖秋,凉风四五里。

吹落红莲衣,余香犹在水。

 

紫茄豆角

老屋苇间傍水滨,客来相访定知音。

何须远市营兼味,只向畦边架上寻。

 

蓑笠鱼竿

一竿一笠一青蓑,便拟轻舠荡碧波。

钓得鱼归更沽酒,宵来不怕雨风多。

 

甲午重阳后五日病余题菊蟹

霜螯此际膏应满,况我东邻是酒家。

不是病中无意绪,肯教辜负此瓶花。

 

六、叶恭绰《全清词钞》(1952年成书)著录:

 

转应曲  芦雁

秋浦秋浦,塞雁南归乐土。潮来午夜风生,一片空江月明。明月、明月,嘹唳,一声凄绝。

 

长亭怨慢  乾隆六年辛酉九月题于苇间书屋

又弹指,初寒时序,结伴随阳,几多辛苦。湘浦烟深,衡阳沙远,且延伫,回汀枉渚,便认作,家乡住。荻撞响秋风,知菰米、稻粱何处。

同予,念生平落拓,地北天男羁旅。挥毫状物,也只算,自抒心绪。況苇屋,雁泌门迎。正粉本,当前无数,写不了相思,白石新词填谱。

 

七、《安徽省博物馆藏画》(文物出版社200412月出版)著录:

 

芦雁

极浦潇潇雨,遥村漠漠烟。

江湖有矰缴,莫下稻梁田。

 

八、李万才、周积寅《扬州八怪绘画精品录》(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著录:

 

秋苇芦雁图

瑟瑟黄芦响,嘹嘹白雁鸣。

老夫住苇屋,对景写秋声。

 

芦雁图册之二(日本泉屋博古观藏)

江岸芙蓉处处栽,柴门秋水欲平阶。

画师苇屋推窗看,翔雁一顾沙窗来。

 

花果芦雁图册之二(故宫博物院藏)

点点芦花映碧流,风吹旅影落沙洲,

道人本是无愁客,写到苍茫亦感秋。

 

芦雁图轴(美国明德堂藏)

莲实盈房菰满稃,随阳引伴爱晴湖。

自从網得飞鳧舄,未必神仙此间无。

 

芦雁图册之一

五更霜月下空江,汀草汀花雁一双。

有客此时犹不寐,一灯明灭卧边窗。

 

芦雁图册之八

秋风旅雁下菰芦,泛泛真如水上凫。

万里关山尘土渍,修翎刷羽濯江湖。

 

芦雁图册之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江南也是雪霏霏,压倒芦花蔽翠微。

毕竟寒威减分寸,随阳莫道计全非。

 

平沙落雁图扇面(台北国泰美术馆藏)

浅水平沙落雁群,萧萧芦荻已斜曛。

放他空阔无矰缴,不谴惊飞入断云。

 

调寄百字令  莲藕

采莲人返,恁携来,玉腕一般香洁。素手金刀才落处,道是鲛宫镂雪。回首西风,香零红乱,冷彻相思骨。玲珑片片,问谁捣破瑶月。只为几缕柔丝,牵情南浦,种就闲根节。秋水凝精苍葵魄,一叚空明,撰结皓齿。初赏数声清脆,早解相如渴。移来玉井,为君重长新茁。

 

花卉册之二石榴

绣裹长连枝,野风吹不落。

金刀劈玉浆,夜深有酒渴。

 

花卉册之三竹笋蘑菇

江南竹,绿于玉。冰坚地冻百草枯,竹下之笋怒而触。荒橱百日无粱肉,饥肠饱此顾亦足。莫道山人臞,山人滋味腴。玉为质,金为铺,雪中还有山蘑菇。

 

花卉册之五松

溜雨霜皮几百秋,含风挟浪老龙愁。

狂来笔底生云雾,直送莲花峰顶头。

 

万年欢▪岁朝图轴(故宫博物院藏)

今夕如何,便冰霜,收拾春回南国。烟火千门,行处声传爆竹,守岁团栾骨肉,顾新季、大家增福。凭谁换春帖桃符,旧时有这风侣。

浮生似促明朝。笑都添一岁,谁人能、不俯仰乾坤,得负饥寒便足。瓮底新醅初熟,又何妨醉来匍匐。把梅花、斜插乌巾,勾引东风穿屋。

 

 

八、网上辑录:

1、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2008年拍品

纸本设色芦雁册

 

水落沙汀阔,霜清芦荻寒,

南来终足暂,莫作故乡看。

 

四野清寒入窗冥,微阳初下水风腥,

湖波吹皱练纹起,认得秋光是洞庭。

 

万山堆雪路茫茫,鸟自归林兽自藏。

唯有寒鸿闲不得,冥飞依旧过潇湘。

 

夷港口暮生霞,败苇风歇一迎斜。

忽听烟中出入语,惊飞拍拍印圆沙。

 

湘江东去镇相依,菰叶芦花伴落晖。

不慕鸳央守池沼,碧天无际会双飞。

齐鸣接翼不分离,曾写天边望远词,

冲断暮云无一句,只留两字足相思。

 

风餐雪虐搅沙汀,雁冷芦寒得来曾。

六月炎蒸试开看,不思赤脚踏层冰。

 

水因秋老疑增暖,芦到花飞若剩香。

几个征鸿同泛泛,游人莫误认鸳央。

 

2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5艺术品拍卖会拍品

 

花卉动物合册

 

阳晴无定落花风,细草如烟蝶一丛。

绝似吴王教歌舞,翠裙红袖馆娃宫。

 

篱菊

故园三经吐幽丛,一夜系霜堕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借人篱落看秋风。

 

 

萱草

绿莎如发石如拳,点缀忘忧草色妍。

记得年时心境好,欧盆移植晓窗前。

 

 

3、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2007年拍品

 

盘浅瓜鲜

嫩寒天气下帘时,髹几梅瓶菊一枝。

选大木瓜四足矣,盘安浅口定窑瓷。

 

 

4天津国际拍卖有限责任公司2007春季拍卖会

 

花卉册页之一芦雁

蘆葉披秋水,江煙弄夕曛。

好憑霜翩健,沖破碧天雲。

 

 

花卉册页之三瓶菊

秋來總為菊花忙,瓦缶瓷瓶插紫黃。

還有一枝無定處,此瓶空後再謫量。

 

花卉册页之六

越老越少年,不怕秋風早。

写此傾罔陵,愿君顏色好。

 

 

5、嘉德国际2007拍卖会拍品

 

芍药

浓香独让牡丹王,润色清和殿众芳。

莫笑郑公饶妩媚,上阳宫里老平章。

 

 

6、上海敬华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2005年拍品

 

苇雁册册页(十二开)

 

慎勿低飞近画栏,池塘哪得水云宽。

有人眼底无分别,只作寻常鸭子看。

 

水因秋花疑增暖,芦到花飞若剩香。

两个征鸿同泛泛,游人莫误认鸳鸯。

 

是风是雪却蒙松,折苇寒波复几重。

慧业方人颇解否?雪滩鸿爪暂留踪。

 

7书艺公社网站论坛贴图

 

芦雁

不妨宿露共餐风,雪片冰花又满空,

若是稻梁谋可得,应无人作信天翁.

 

不蹈危机等乐禽,黄芦深处自浮沉,

春风早晚归乡国,谁识云霄万里心。

 

 

老夫家住水云乡,画雁撑芦是所长。

粤客持将南海去,从今边雁过衡阳。

 

8上海卓克艺术网帖图

 

芦雁花卉册之一

扁舟何处访迷津,染翰风流寄此身。

貌得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

 

芦雁花卉册之二

芦荻秋风两岸开,孤飞碧海独徘徊。

怜君万里辞边月,只为潇湘菰米来。

 

芦雁花卉册之四 ▪ 秋波媚

苇花滩接蓼花洲,冷艳一江秋,南归倦旅,乍翔仍集,欲去还留,江头多少悲,秋客脉脉复悠悠,忘情如我,题诗绘画也,动闲愁。

 

芦雁花卉册之七

藕肥蓬饱时可辟,剥之嚼之香透脊。

瑶池纵尔会蟠桃,此有通明灵府宅。

 

芦雁花卉册之八

晴日小溪,沙暖征鸿。

两两芦丛,渔留一声。

惊起背人,飞过桥东。

 

芦雁花卉册之十一

一只蟹,一瓮酒,借问东篱菊放否?

酌酒持螯看菊花,一首诗成酒一斗。

 

芦雁花卉册之十二

风定秋江万里平,黄芦影里出鸿声。

于今四海无矰缴,不用呼奴夜打更。

 

9敏思博客收录

 

沁园春

自笑鲰生,五十年来,究竟何如?只诗囊画箧,客装萧瑟;瘦驴疲马,道路驰驱。大海长江,惊风骇浪,胃险轻身廿载余。真奇事,却公然不死,归到田庐。苇间老及堪娱,纵三径全荒手自锄。爱纸窗木塌,平临水曲;豆棚瓜架,紧靠山厨。卖画闲钱,都充酒价,词客骚人日过余。余何望,尽余年颓放,牛马凭呼。

 

 

10、白坚《诗人画家边寿民》收录

  望湘人

笑鲰生老类,未了情球,白头红粉相聚。竹院清幽,茅斋冷落,雅称荆钗裙布。最爱焚香,颇知涤砚,解摊缣素。每教侬技痒神飞,多少墨花生趣。从此家园朝暮,把吴山楚水,都忘津渡。便兴发清游,也买画船同去。竹西歌吹,江南烟月,到处应多词赋。还记取泼墨图中,添写个、人眉妩。

 

    说明:检索边氏作品,有为多种文献著录者,为了行文方便和避免重复,笔者仅标出一种文献,(以出版或成书年限最早的文献标出)。网络上出现的且又为纸质文献著录的诗词,亦不再重复录出或注明。又有边氏题句和跋文,当另外整理,故不录入此文。

http://s5/bmiddle/4e5341fe06e67e1dbefd4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