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颜面再发性皮炎(化妆品相关皮肤病)

(2013-09-23 11:46:43)
[病名释义]本病为在颜面发生的一种轻度红斑鳞屑性皮炎,多发于女性。在日本皮肤病书籍及杂志中又称为女子颜面再发性皮炎(皆见)、再发性潮红性落屑性颜面红皮症(粟原)、颜面颈部秕糠性皮肤炎(山田)等。因男性亦可发生,故仍采用本病名。
[病因病机]本病发病原因尚不明。有报告与化妆品、温热、光线刺激、尘埃、花粉等过敏或刺激有关。有人认为空气中的尘埃、花粉等物,由于涂擦化妆品而粘附于皮肤,再经过日光刺激,局部皮肤pH的变化,皮肤表面温度升高等使其易于溶解、吸收而发生变应原作用。因此本病可能即是化妆品皮炎或季节性接触性皮炎。除上述外因外,患者的卵巢功能障碍,习惯性便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紧张及疲劳,消化功能障碍,维生素B族、维生素C缺乏和贫血等,亦可能为本病发病的因素。
[临床表现]初起于眼睑周围,渐次扩展至颊部、耳前,有时累及颜面全部,发生轻度限局性红斑、细小糠状鳞屑。有的可轻度肿胀,但决不发生丘疹水疱,亦无浸润和苔藓化。皮疹有的可发生于颈部及颈前三角区,但躯干、四肢等处并不发生。多见于30~40岁女性,20岁左右发生也不少,其它年龄及男性也可见到。发病突然,自觉瘙痒,约经一周而消退,但可再发,反复再发时可有色素沉着。发病季节多为春秋季。
[诊断及鉴别诊断]本病多发生于20~40岁女性,于春秋季反复再发,在颜面部现轻度红斑鳞屑性皮炎。需与下列疾病鉴别:1.颜面单纯糠疹 有色素脱失,附糠状鳞屑,无红斑,儿童多见。2.面部湿疹 皮疹多形性,有丘疹丘疱疹,有渗出或苔藓化倾向,剧痒。3.接触性皮炎 红肿明显或有密集丘疹水疱,有明显接触史,与季节无关。
[预防及治疗] 
冷喷治疗:宜用纯净水,不刺激,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面部炎症, 有镇静、止痒作用。 外擦治疗:予以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如地氯雷他定。可用LED红光或黄光舒敏。
同时予以中药辨证施治:
(1)肺经风热者: 治以泻热祛风止痒, 以经验方三皮止痒汤加减:桑白皮 10g,地骨皮 10g,牡丹皮 10g,生地 15g,白芍 20g,僵蚕 10g,蝉蜕 10g。方中桑白皮、地骨皮清泻肺热;牡丹皮、生地黄凉血清热而不伤阴;白芍敛阴缓急;僵蚕、蝉蜕祛风止痒。 
(2)脾虚湿盛者:治以健脾祛湿、祛风止痒,方以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南沙参 30g, 炒白术 15g, 茯苓 20g, 黄芪 30g, 藿香 10g,厚朴 10g,车前草 10g,防风 10g,白鲜皮 15g。 方中四君子汤益气健脾,玉屏风散益气固表,祛邪外出,藿香芳香燥湿,厚朴行气化湿,车前草利水渗湿,使湿有去路,白鲜皮祛风止痒。 
(3)血虚风燥者: 治以养血润燥,方以当归饮子加减:黄芪 30g,当归 15g,生地黄 15g,白芍 20g,川芎 15g,何首乌 20g,赤芍 15g,防风 10g,白蒺藜 15g,僵蚕 10g。方中四物汤养血润燥;黄芪、当归补益气血;赤芍凉血活血;防风、白蒺藜、僵蚕祛风止痒。 
临床还可根据具体情况 随症加减:热盛者加石膏、银花、黄芩;便秘者加熟 大黄、全瓜蒌、桔梗;血热者加玄参、丹参、白茅根; 睡眠差者加合欢皮、首乌藤、淡竹叶。 颜面再发性皮炎病程长,反复发作,其根本原因是气虚体衰, 不能祛邪外出或顾护肌表,故 需重用黄芪、南沙参以培补中气。
颜面再发性皮炎除了治疗之外,还需重视皮肤护理,治疗期间不乱用化妆品,只用简单的儿童面霜或食用橄榄油滋润皮肤,以减少刺激;避免暴晒,出门时最好戴上宽边帽子或打遮阳伞;注意饮食,避免海鲜、牛羊肉、辛辣刺激类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另外,泥螺、马兰头、荠菜、莴苣、无花果、草莓、芒果 等食物含光敏性物质较多, 会提高皮肤对紫外线 的敏感性而引起皮肤过敏,均应少吃;生活起居规律。西药可选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促进T淋巴细胞的分化与增殖, 抑制IgE的生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