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5/mw690/a435ddd4gx6CsIyVC6qfe&690
http://s8/mw690/a435ddd4gx6CsIAnOVFc7&690
http://s7/mw690/a435ddd4gx6CsIBNY3k06&690
韩国热衷整形引“外貌至上”探讨
彭双发:没有绝对化的自然美
文/《健康大视野》记者 罗德芳
此前,韩国举办一场“人造美女”大赛,类似于选美大赛。本次比赛由Shinsa区的一家诊所资助,主办方根据应征者的需求和不同程度上的精神压力,从300位应征者中选出了这5位参赛选手。她们可获得1.5万美金、免费的整形手术、以及获得整形模特大赛第一名的机会。此外,她们还能在医院的网站上发表自己的整容心得。
事实上,许多有意成为明星的志愿生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大部分人对于整型都毫不犹豫地表示“欣然接受”,即便面对有可能危及生命的手术也响应:“只要能变漂亮,不是挺好吗?”引发韩国社会探讨当今演艺圈盛行的“外貌至上”所造成的价值观问题。
美貌是刚性需求,“外貌至上”走极端
罗:“只要能变漂亮,不是挺好吗?”就此引发的关于“外貌至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问题讨论,您持什么样的观点?
彭:从人类历史来看,封建社会和工业化社会的身体是“劳动的身体”——与财产、所有权联系在一起的,但在后工业化时代身体是“欲望的身体”——是个体快乐、欲望和欢娱的载体,消费主义的盛行以及衣食住行服务行业的兴起都促使身体变成消费品而被摆弄和包装,和时装、化妆品一样,健康和美貌成为与个体幸福越来越关联的“刚性需求”。
而社会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永远是多样性的,“外貌至上”(纵欲)和“排斥一切美容”(禁欲)同属极端,都不是主流。当然,绝大多数人的求美行为,还是在自身健康、财力、社会角色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整形是对“自然美”的“修饰”和“模拟”
罗:韩国近乎全民整形的做法,甚至昭然举办“人造美女”大赛,对“自然美”似乎提出了挑战,担心以后都是流水线生产的美女帅哥,您认为整形技术与“自然”理念应当怎样去平衡?
彭:想当然的“整形标准件”是不可能出现的,一是技术上达不到,二是个体差异总会存在。所以,“流水线生产”美的情况不会发生。
人类有别于动物的一点就是懂得修饰容貌并且不断改进修饰容貌的技艺,从来就没有绝对的“自然美”,和穿着打扮化妆一样,整形美容不过是一种较为持久的“修饰”,大多数求美者和医生都在追求与自身身体、气质条件相匹配的“修饰”,是对“自然和谐美”的模拟,也就是说“人造美女”的成功标准是接近“理想的自然”,如果整形的结果是东施效颦或胡乱拼装,失去和谐,那就意味着失败。
中国技术有优势,跨国整形埋隐患
罗:韩国对整形产业的推广,让无数中国求美者不惜重金“跨国整形”。中国的整形技术与韩国相比如何?对中国人去韩国整形您有什么建议?
彭:实际上,日韩泰、南美等国家整形美容的“普及率”都很高,只不过韩国因为与中国大陆的地缘优势、政府的扶持、“韩流”影视文化的渗透而更多地被中国人关注。
就整形技术而言,中国的优势比较明显:第一、中国在整形修复外科技术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主要因为人口众多,创伤、烧伤致畸发生率高,临床病例多,更利于技术的创新与成熟;第二、我国颅颌面整形等技术难度比较高的手术也是跟国际接轨的,例如外耳再造;第三、高水准医师数量和质量的绝对数值略高于韩国,如上海九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黄寺美容外科医院、重庆西南医院等人才技术一流的“航母”在韩国是无法想象的。因此,中国的整形技术水平并不会比韩国差。
中韩整形的差别,就在于市场包装和服务意识上。由于商业医疗、社会文化尤其是舆情的相对滞后,国内整形美容外科的市场化也相对滞后。而韩国医师的个人品牌包装意识更强,比如韩式双眼皮,其实不存在这个概念,技术都是一样,只是有一些优秀的韩国整形医生会在术式上钻研得更透彻、手术做得更细致。其实质是人和人之间的差别,而不是国家之间的差别。
对于赴韩整形,正如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李战强大夫所说:出国整形相当于出国“找装修队”,语言沟通障碍、审美意识差异(中国人整形之后,并不希望被看出来,但韩国整形就做得比较夸张,会让很多中国求美者觉得,虽然做出来的效果好看,但并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种自然)成为常见纠纷隐患,加上中介夸大、误导、术后护理无法完善,导致旅韩手术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甚至毁容事件时有发生。
因此我的建议是在对手术医师和机构全面了解、充分沟通、术前身体健康具备、术后护理恢复时间宽裕的前提下考虑旅韩整形,切忌盲目而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