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丝聚合蛋白原(profilaggrin)与丝聚合蛋白(filaggrin)

(2012-12-20 15:47:31)
标签:

杂谈

   丝聚合蛋白被认为是一种基质蛋白,使角蛋白丝聚集并与皮肤表面平行地有序排列。丝聚合蛋白还参与细胞套膜形成。丝聚合蛋白原为丝聚合蛋白的无活性不溶性前体,人类丝聚合蛋白原分子量约300kD,丝聚合蛋白原从棘层上部或颗粒层开始合成,在颗粒层与角质层的过渡带水解、去磷酸化而生成37~38kD的丝聚合蛋白。

    丝聚合蛋白只在角质最内层存在,随着角质细胞脱水触发其迅速分解。在新形成的角质细胞中,丝聚合蛋白可占总蛋白的1/4以上,但在角质细胞生成3~4天时,丝聚合蛋白几乎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其分解产生的大量浓缩的氨基酸和其他衍生物。吡咯烷酮羧酸(pyrrolidone carboxylic acid,PCA)和尿刊酸(urocanic acid) 为降解产物中最重要的二种。PCA源自丝聚合蛋白的谷氨酰胺成分,在角质层中含量极丰富,约占其重量的10%,PCA的盐形式具有强吸湿性,即使在干燥环境中也能保持水合状态,是天然保湿因子(natural moisturizing factors,NMF)的主要成分;尿刊酸源自组氨酸成分,能吸收紫外线从而具有防止皮肤光损伤和免疫抑制作用。

    与丝聚合蛋白缺陷相关的二种疾病:寻常型鱼鳞病(ichthyosis vulgaris)、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又称遗传性湿疹、异位性皮炎)都表现出“干皮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