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搁不谈张爱玲,为什么?改错
原创杂文 文/咿呀蚁
真正做到“一诺千金”很难,还不是因为古今多少事不在计划确定中,一耳光也解决不了问题,更何况是电火雷鸣大雨倾盆风雨交加之时。慌不择路赶紧打住大雨来临前匆匆完成昨天的文章更新,本来还想一起把关于对张爱玲的一些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悟也一到写进去,一听屋外轰隆隆的惊魂雷鸣声还是害怕网线因为天气原因(有一点“杞人忧天"之意,家族病害怕风雨雷鸣交加,最后断电断网,尽管身处网线坚不可摧的医院强大防护牢靠网络的呵护,因为世事难料,尤其对于天灾人祸。)发生断电断网要人命的意外,最后徒劳无功后悔没有后悔药可解决。
犹豫最后决定赶紧对鲁迅先生的文章评说完,至于张爱玲就顺延往后继续畅所欲言不迟。写完后没有重新与原作者原文校对无误的情况下抱着侥幸欠考虑心理发了博文,赶紧关了电脑为的是安全起见。风云突变,最后还是瞬息万变,再一次又被老天耍了一下,生气和天生气,有病!今天一早习惯使然还是检查一下,不查不打紧一查还是吓了一跳,前前后后整整五个违背鲁迅先生愿意的错误频繁出现在文章引据里,所以还是慎重再慎重不要轻言之因为各种不确定和拿不定匆匆加以妄言评说不断。 昨天在文章最后这样写道:为什么呢?因为屋外正乌云密布雷风火闪要下大雨了,好了就到此暂时打住留点余地,明天继续。纠结无奈,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就先把计划停停赶在第一时间及时改正错误。大错误往往是由忽列不计、没能及时补救小错误串联小看最后聚少成多泛滥成灾成为固结不化思维定式大错误难改、祸害、后悔为时已晚,时刻警醒自己知错就改,抓紧!硬道理。
言归正传,开始改错,错误一“过去一段时间曾经被尊称为‘知识分子’后不知何因也不想纠结被褒贬为‘公众’”这里的“公知”被误打为“公众”一误打变成截然不同的两类不同阶层的不同称谓——“精英”和“底层”哪跟哪。面目全非,误导视线。错误二“中国人又是也骂知识阶级来了;”“又是”哑口无言,愚钝低级错误。本应该是“于是”没看就随性打成“又是”虽然可以忽略不计,但还是存有不尊重原作者之意之嫌,看见及时改过。错误三“因为明白了厉害是非”小聪明篡改把自己的理解随性改本是“利害”却想当然改为“厉害”,犯了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能随心所欲不尊重原作者而妄为。错误四“此次来上海有人在报纸上说我来开书店”里又掉了一个无关紧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在报纸上”的“纸”字。用自己的习惯强加成别人的习惯,一厢情愿。
唉!天气原因有一点,但还是要从自身存在问题进一步切入反思,为什么屡屡不改,顽固不化固结一路改错到了最后还是错误连绵不断。这不还以为到了最后可能不会再犯错了吧,正想缓口气,突然又发现自作聪明使然又犯了第五个错误,奔溃!其实不止五个应该完整撸锊刚好七个错误,唉!“有人说我只会讲自己”“离不开的还是我本身”“明天继续谈谈张爱玲”。第一条漏打一个“会”,第二条把“我本身”篡改为“我自己”,最最搞笑无奈的是临了临了还犯错,而且是一个小的不可以原谅自己的弱智错误咣叽一下“明天”不看也没有更多时间去理会打成了无厘头的“每天”。
对于这些搞笑无奈错误,其实又何必纠结认真呢?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严重问题值得这么兴师动众长篇大论捣鼓纠结个什么呢?有意义吗真是。难怪有人调侃抹黑处女座,我也赞成,但到了关键时刻还是一样会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老毛病,还会一看到瑕疵不爽一脑门一如既往纠结到被世人纠结贻笑大方最后可能汗颜而远离,为什么呢?难道重复认真、要求完美有什么错吗?搞不懂,管他的还是一如既往纠结到底,快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