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意融融  原创杂文  文/咿呀蚁

(2014-02-25 15:03:12)
标签:

时间揉皱偷走、桃花源

情感

春意融融  原创杂文  文/咿呀蚁

     http://s12/bmiddle/0030r3qSgy6GRMcaNaH0b&690 原创杂文  文/咿呀蚁" TITLE="春意融融  原创杂文  文/咿呀蚁" />

     (父亲生前摄影遗作“梦中桃花源”)

     曾经不止一次说不再纠结离散的过往,也曾经不止一次告诫自己不要太在意文章措辞的精美乐此不彼的翻新打造。放下了就轻松了,也可以轻装上阵去迎接新的旅程,新的风景。

    说起来容易,但要真正放下轻松上路就不可能如不带走一片云彩那么潇洒自如了。早上在整理那打入冷宫泛黄记忆相册时,在一张张曾经的青春稚嫩记忆影像里发现几张已经被我忘在脑后的照片和具有保存价值明信片。为什么这样夸张的描述呢?

    当我一边整理一边翻拍自己某一段时期过往照片,准备把它们存在电脑文件里以作备用。突然一张不知什么时候父亲留下的摄影图片,好像是2006年在整理父亲遗物时从老家带回来保存纪念的。在这里说明一下,源于回民教义“生前重孝,死后薄葬”,还有基于环保节约的考虑,对于死者生前留下来的物品,比如衣服鞋袜可以留给家里人继续使用,如果不合适或者不太接受,怕视物睹人就把它们洗干净用储物袋保存起来,不用像汉族那样一烧了事。至于死者生前留下来所有的影像记忆包括入土为安前三天灵台上供亲朋好友瞻仰时所挂的遗像也一样,过了第三天就必须摘下来放到看不见的储物柜里永久保持,而不是像汉族一样人走了,遗像还永远挂在客厅或房间里最显眼的墙面或床头柜上,供家人世代缅怀。永远不离开亲人的视线和生活里。开始我也接受不了,也太冷酷无情了吧,后来听阿訇言之有理一番解释一下释然了。

    就像我在《由爱猫“咪咪”而联想到......》结尾那样写道的一样:在2010年的某一天晚上爱猫重新又回到我的梦里,用它温情的小嘴在我手背上轻轻的吮了一下,一下猛醒发现梦一场,于是用钢笔描下了一张咪咪生前的生活原生态的速写,在上面还留有“咪咪,我想你”的字样以作纪念。从了以后咪咪就完全消失在我梦里,远离了我的生活。父亲刚去世的前几年,每天睡梦里也时不时会出现父亲的背影,这么多年后父亲突然离我越来越远,也一样好久不会回到我的梦里。最后问母亲,告知:这不是父亲或者我们忘了,而是父亲已经真正放下我们开始他的下一个轮回。告别不是忘却,为的是放下,放下了我们就轻松了,轻松了,我们就快乐了。

   http://s9/bmiddle/0030r3qSgy6GRMnr2Pe48&690 原创杂文  文/咿呀蚁" TITLE="春意融融  原创杂文  文/咿呀蚁" />

  (表哥1995年拍摄被我PC掉自己影像后的留下的老家风景区“天星桥”图片)
    这一张不知父亲生前那一年春天拍下的梦中的桃花源照片如此亲切,暖意溢满心灵。一个闪念浮现眼前,好嘞,就把它化入我文章的经脉作为滋养文章的营养液,丰富繁花叶茂文章的出炉。咵咵咵从照片几个不同点按下快门,希望父亲在天之灵也有感应。一阵忙活又有新的发现在相册的末页还有一张已经成为古董的明信片耀入眼帘,仔细一看,哇晒!原来是一张具有保存价值的新千年(2000年)元旦还是孩童的外甥从老家贵州寄来的新年贺卡,又一阵亲情暖意融融扑面而来。早上看的《张爱玲庄信正通信集》(第43页)里作者对一九六九年六月七日张爱玲来信注解里曾经提到:“记得最清楚的是她拿出一枚铜币,已经被摩成光滑的薄片,而且不再是全圆形。她说找专家鉴定过,认为是王莽时期所铸造的‘布’。她要送给我,我颇为震惊,但力陈这是她的传家之宝,应当自己留着。她也没有勉强。后来见她《对照记》前言引俗语‘三搬当一烧’,想到她晚年频频迁居,我非常后悔当时没有接受这件珍贵的纪念品。”一边看一边想有机会还是物归原主,让这一张具有传统意味、具备见证时代烙印有价值的明信片让外甥保存继续传承下去。不管时间如何被岁月揉皱偷走,最后斩断。但只要心里有念想有曾经的美好过往,还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桃花源就在不远处携你共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